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瓜代无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齐襄公送走文姜,本以为风言风语会就此平息,没想到却越演越烈,人们发扬八卦精神将他与文姜的故事加工润色一番,衍生出各种狗血的版本,这让齐襄公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他迎娶王姬,希望标榜正统,然而黑的就是黑的,描是描不白的。
齐襄公最后想到一个主意,“行义举”,为诸侯打抱不平,让列国知道他是一位有理想、有道德、尊礼仪的君主。他算来算去,把主意打到了郑国和卫国头上,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发生了君主更替事件,卫国国君卫惠公被逐,郑国国君郑昭公被杀。但是卫国继任的国君黔牟是周天子的女婿,跟他干架不合适。那就选郑国吧,郑子亹年少时,曾经和齐襄公发生争斗,双方还结下国怨仇,齐襄公决定从他身上开刀,为郑昭公“讨还公道”,为自己正名。
郑国曾与齐国结成联盟,多次共同行动,数度互相协助,郑昭公还差一点成为齐国的女婿,改写后面的历史。然而老一代领导人去世后,齐、郑两国渐行渐远,如今声名狼藉的齐襄公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要将黑手伸向曾经的盟友。
但是要干涉郑国还真得费一番心思,经过一代枭雄郑庄公的打造,郑国的军事实力很是强横,后来的郑昭公虽然政治斗争水平不行,可军事素养一点不差,如今的郑子亹手下也不乏能征善战的大夫。经过深思熟虑,齐襄公派人出使郑国,邀请郑子亹在首止(在今河南睢县东南)会盟。
郑子亹接到国书,欣喜若狂,“齐侯下交,吾国安如泰山矣!”他决定带领高渠弥和祭足一起参加会盟,以表示对于齐国的重视。祭足劝他不要去:“齐侯此人凶狠残忍,突然提出会盟,必然是有奸计,再说他一直念着先君昭公的好处,怎么会对您如此热心呢?”郑子亹没有听祭足的,毕竟子突还在虎视眈眈,为了郑国的将来,一定要去。
事实证明郑子亹也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君,他把希望都寄托于大国外援上,而忘记了自身实力才是被人重视的资本,而且他缺乏政治敏感性,把陷阱当做所谓的机遇。
首止,宾主就位,仪式将要开始。
齐襄公忽然抓住郑子亹的手,大声质问:“贵国先君昭公,究竟因何而死?”
郑子亹大惊失色,这个时候齐侯提起此事显然是居心叵测。
陪同子亹的高渠弥急忙上前一步,正色道:“先君因病去世,此事怎敢烦劳齐侯过问!”高渠弥的意思很明白,我郑国的事情与你有何关系!
齐襄公冷笑道:“听说昭公不是得病去世,而是遇到了强盗被害的!”
高渠弥知道掩饰不过去,就说:“先君原本有病,又遇到强盗,受了惊吓突然去世。”
齐襄公又问强盗抓住了吗?
高渠弥回答:“尚没有,不过正在查访。”
齐襄公大喝一声:“弑君之贼就在眼前,还用得着查访?寡人今天就要主持公义,为昭公报仇!”话音刚落,埋伏在两旁的侍卫一起上前将高渠弥拿下。
郑子亹这下子懵了,他战战兢兢道,这都是高渠弥的主意,与我无关!
齐襄公冷笑,“既然知道是高渠弥干的,为什么不去讨伐逆贼?这些话你到地下跟昭公说去吧!”
结果,郑子亹被乱刀砍死,尸体被草草安葬在东门之外。高渠弥被五牛分尸,首级被高挂在南门之上,他也成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被五牛分尸的人。
随后,齐襄公派人出使郑国投递国书,说明齐国为郑国主持正义,讨伐逆贼,愿郑国改立新君,重修两国友好关系。
郑国朝堂,大夫们商议立谁为君,叔詹提议到栎地迎回郑厉公,因为他是郑厉公的儿子。当然这遭到祭足的反对,“出亡之君,不宜再辱宗庙!”祭足迎接了出奔陈国的公子婴回国即位,这位公子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