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瓜代无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最后也没有谥号,因此史称郑子婴。他依然命祭足执政,修政恤民,饱经嫡庶之争困扰的郑国终于得到了些许的安定。盘踞栎地的郑厉公筹划许久,终究没有敢轻举妄动。
“安定”了郑国后,齐襄公又将矛头指向纪国.吞并纪国是齐国数代君主的夙愿,当年齐僖公因为伐纪失利郁郁而终,临终前又一再嘱托齐襄公一定要灭掉纪国,否则死后不准进入太庙。另外,齐襄公伐纪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借机敲打威慑鲁国,因为纪国一直以来都是背靠鲁国得以存国的。
齐襄公亲率重兵攻袭了纪国,接连夺取了纪国的郱地(今山东临朐境内)、鄑地(今山东昌邑境内)、郚地(今山东安丘境内)。
两年后,公元前691年,纪侯的弟弟纪季投降齐国,将自己的封地酅地(今山东东阿一带)献出,齐襄公乘势出兵纪国,并扬言有敢救纪国者,齐国将先讨伐他。
这摆明了是说给鲁国和郑国听的,当年就是这两个国家联手击败了志在必得的齐僖公。
如果纪国被灭就预示着在山东半岛齐国将会一端独大,那么以后鲁国的日子就难过了。所以你说归你说,我做归我做,鲁庄公依然派出使者约郑国一同出手,然而此时的郑国已经比不得以前了,郑子婴推辞了,他有后顾之忧,子突还在栎地虎视眈眈,随时等待着反扑的机会。独自应对的鲁庄公顿感底气不足,他带领鲁军行进到与郑国交界的滑地,大军留宿三天后又返回了鲁国。
鲁国半途而返,纪侯欲哭无泪,他知道仅靠纪国是无法独立对抗齐国的虎狼之师,但是他实在不愿亲手把祖宗的江山拱手让人.于是纪侯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国家交给弟弟纪季,然后在宗庙大哭一场,最后趁着夜色出城,不知所终。
纪季本身就已投降,纪侯这么做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不能有尊严地阻止,那就有尊严地投降吧。接过托付的纪季召开会议:“为国家死和保存社稷哪个更重要?”
大臣们回答:“祭祀为重!”
纪季叹气:“只要能保存社稷,我又何必在意屈辱呢?”纪季写下降书,提出希望能够保留宗族祭祀。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实现齐国数代国君的夙愿,齐襄公当然同意,当即在纪庙周围划出三十户人家供祭祀所用。
当年曾一度与齐鲁两国三足并立的纪国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鲁国的战略空间被压缩,齐国在扩张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山东半岛的天平彻底倾向齐国。
这一年,公元前690年。
齐襄公凯旋而归,意气风发,文姜早已在祝邱设宴迎接(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而且用的是国君之礼,两人在祝邱欢会仍不满足,又一同来到禚地寻欢作乐。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敢归鲁”的文姜非但没有丝毫的收敛,反而越发的恣情肆意,鲁庄公二年也就是文姜从齐国回来后的第二年两人就在禚地私会(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当时王姬下嫁齐国,没过多久就听说了齐襄公的丑闻,她悔恨万分,不到一年就抱病去世了。齐襄公不悲反乐,因为王姬深受周礼影响,品性端正,言行不苟,而齐襄公则是个好色之徒,生平最不喜欢的就是良家妇女。王姬死后,齐襄公更加肆无忌惮,与文姜频频私会,于是《左传》《春秋》中有多次“文姜会齐侯于某地”的记载:到了鲁庄公五年夏,文姜又以慰问齐国军队为由再会齐襄公(夫人姜氏如齐师)。鲁庄公七年,文姜一年之内两次与齐襄公相会,“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齐鲁两国人民实在看不下去了,连连作诗讽刺他们,《诗经齐风》中有一首《敝笱》就是讽喻文姜和齐襄公不守礼法,如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