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小国无世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过叛徒的下场往往是可悲的,郑厉公复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傅瑕,“傅瑕服侍君主有二心,寡人要为子婴报仇!”郑厉公这么做目的是以安定人心,彰显自己代表着正义,表明自己与子婴之死没有关系,另外杀掉傅瑕也有极大的泄愤成分在内,为那十七年的流亡。
因为接下来的事情足以表明郑厉公确实是一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君主。
郑厉公将杀死傅瑕的事情通报原繁。
原繁是郑厉公的伯父,是郑庄公的庶长兄,早年间他跟随庄公征战沙场,庄公死后郑国政权几经更迭,内乱不止,原繁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孤守着郑国宗柘,那是郑国宗庙的石室,内藏郑国供奉的神主。
“傅瑕服侍君主有二心,我已经根据周朝制定的刑罚处决了他,凡是帮助我恢复君位而没有二心的,我都同意给与他上大夫的官职。以伯父的能力和地位,我当然更愿意与伯父您共同商议此事,但是当初我被逼离开郑国,伯父没有向我通报过国内情况的任何只言片语,今天回到国内,您也没有任何拥戴的行为,我怎能不深感遗憾呢?”郑厉公对原繁说道。
“先君桓公任命我管理宗柘,这就是我的职责,宗柘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这些年,郑国一直有君主,他们也都是庄公的儿子,国家有君主,我却有另立君主之心,还有什么不忠比这更严重?国家有君主,国内哪个人不是他的臣下?做臣子的不能生有二心,这是上天的规矩。子婴在位已经十四年,而谋您回国的人难道不是生有二心?庄公还有八个儿子,如果他们都用高官厚禄贿赂您的臣子,让他们对您怀有二心,背叛您而立别人为君,您该怎么办?”原繁静静地坐在那里,如同一节枯木一样,他的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国君的心意我明白,我接受这个宿命!”
随后,原繁自缢身亡。
做“叛徒”的傅瑕要死,做“忠臣”的原繁也要死,忠与不忠,臣与不臣,摆上了双重标准,无论怎样的辩解都尽成枉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要求忠于君主的是君主,要求背叛君主的还是君主。
接着郑厉公又要诛杀公子阏和强鉏,他们都是祭足的党徒,当初就是他们杀死了雍纠。结果公子阏被杀了,强鉏则逃到了叔詹家中,哀求叔詹为之求情。叔詹于是向郑厉公求情,郑厉公准许不杀,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强鉏被处以刖足之刑(砍掉双脚)。
得罪郑厉公的人都受到处罚,除了那个已经死了的祭足。
想过去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郑昭公、宋庄公、祭足,如今这些人终于被一一摆脱了,郑厉公终究做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在郑厉公复辟前六年,郑国都城大门口曾发生了一件怪事:两条大蛇在城门口互相争斗,最后门外的蛇杀死了门内的蛇。当时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到郑厉公复辟时,有人牵强附会解释当年那场蛇斗,说门外的蛇是子突,门里的蛇是子婴,你看现在都应验了吧!留言流传很广,就连鲁国都知道了,鲁庄公还特意请教大夫申繻,郑子突能够复辟真得是因为妖孽吗?
申繻这样回答:“如果真有妖孽,也都是由人导致的,‘妖由人兴’,人不按人道行事,兴风作浪的妖孽才会出现!”
申繻算是唯物史观的代表人物了。
如果仅看郑厉公以上的作为,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一些词汇:篡权谋逆,卖国求荣,刻薄寡恩,刚愎自用,恐怕这也是他最终得到“厉”这个恶谥的原因。郑厉公确实没有父亲郑庄公的雅量,也缺乏郑庄公的手段,但是郑厉公继承了父亲腹黑的一面,还有勃勃野心,十七年流亡生涯的洗礼让他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通过扫除异己整顿内政,郑厉公牢固掌握了郑国最高权力,他任命叔詹为上卿,与堵叔、师叔两位大夫同掌国政,这三人后被称为郑国“三良”。紧接着郑厉公宣布向齐国求盟,加入了齐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更重要的是郑厉公十分重视提升郑国军事实力。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他要弥补这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