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沸沸扬扬】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日抵达泺水(泺水是一条古水名,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就是古泺水的源头)迎接住鲁桓公夫妇一同进入临淄,鲁桓公将王姬下嫁的种种礼仪与齐襄公一一细细商定,齐襄公一再致谢,特地设宴盛情款待鲁桓公夫妇。
宴席结束了,齐襄公请求将文姜接入宫中,他说后宫的旧人思念文姜,早想一叙了。
看文姜欣然愿往的样子,鲁桓公同意了。
但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文姜还没回来馆驿。
鲁桓公隐隐间觉得不安,他派随从到齐侯宫中打听,随从回来后却一直支支吾吾,最后才汇报说夫人入宫之后并没有见其他人,一直是跟齐侯在一起。
鲁桓公只觉得胸口就像是被狠狠地锤击一样痛不可言,他浑身发抖,十几年前的传闻他也曾经隐约听说过,他似乎明白了临行前申繻那意味深长的暗示。鲁桓公要御者驾车,他恨不得一步跨入宫中。
正在这时,文姜回来了。
鲁桓公一把拉住她,质问道:“昨夜你跟谁在一起?为何夜不归宿?齐侯睡在哪里?”
看到丈夫面色铁青,文姜顿感心虚,她含含糊糊道:“做妹妹的怎么知道兄长睡在哪里?”
鲁桓公冷笑道:“只怕你兄长要管你睡在何处?”
文姜哭哭啼啼不敢搭话。
果然是真的!鲁桓公气血翻涌,但是毕竟身在齐国,愤怒之后鲁桓公还不敢有所行动,于是他向齐襄公辞行,决定先回鲁国再做打算。
齐襄公心知自己做下不当之事,担心被鲁桓公察觉,就派人尾随文姜探听消息,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事情败露了。不多时鲁国使者前来告知国君将要辞行,齐襄公慌了,他知道自己理亏,更担心鲁桓公回国后从此与齐为敌,还隐隐希望文姜能够继续留在齐国。
思来想去,齐襄公想出了一个主意。他邀请鲁桓公到牛山一游,作为饯行。
鲁桓公心里恼恨但还是如期赴约。
宴席上载歌载舞,两国国君却各怀心思,齐襄公十分地殷勤,连连敬酒,鲁桓公心情烦闷,借酒浇愁,不一会就酩酊大醉。
宴席结束,齐襄公吩咐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扶上马车,“好好送鲁侯回家,务必送到!”他阴沉着脸加重语气一再嘱托。
马车缓缓驶出了。
不多时,齐宫中的齐襄公和馆驿中的文姜都得到了这样一个噩耗,“鲁候醉酒太深,又因路途颠簸,竟致突然暴毙!”
文姜哭了。
齐襄公也用衣袖不住地擦拭强挤泪水的眼角,可怜的妹夫终于死了,这桩丑事终于掩盖了过去。齐襄公厚殓了妹夫,派人向鲁国报
鲁桓公的死讯早已被他的随从传回鲁国,一同传回的还有事实的真相:国君死时筋断骨折,是那个叫彭生的齐国大力士所为,而他的幕后主使就是与妹子**的齐侯。
屈辱就这样降临到鲁国人的头上,鲁国大臣们在悲伤、心酸与错愕中渐渐缓过神来,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呢?
首先冷静了下来的是大夫申繻:“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先辅助世子主持丧事,迎先君灵柩回国,在灵前行礼即位!”
十四岁世子同擦干眼泪,他必须坚强起来。
这时,鲁桓公的庶长子公子庆父振臂高呼:“给我三百战车,我要踏平齐国!”
一时间鲁国大臣也群情激愤,言战之声此起彼伏。
不过最终他们渐渐地静了下来,因为大臣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齐强鲁弱,这场仗还真不敢轻言开打。
申繻想了许久,最后他询问大夫施伯:“我们可否出兵伐齐?”
“这种暧昧的事情是不能让他国知道的。而且齐强我弱,只怕不能报仇雪恨,反而自彰其丑。”施伯摇摇头,不过他随即又说道:“我们虽然要忍下这口怒气,但必须派使者追问车中的真实情况,要求齐国惩治彭生,给我国一个交代,齐国理亏,必定照办!”施伯这一招叫做避实就虚,这虽然是无奈的办法,但至少可以挽回一些鲁国的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