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人尽可夫】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即位后根本不提这茬,卫惠公也颇为怨恨,所以宋庄公这么一点火,把卫国也烧了起来。
四国联军进发郑国,志在必得。
然而郑厉公还是失望了,郑昭公派祭足到大陵督战,当时正值冬季,郑国突降大雪,远道而来的联军对防寒措施预备不足,身在异国饥寒交迫的士兵们畏战情绪蔓延,祭足一鼓作气大败四国联军,这几个国家在簌簌发抖中原路撤回了。卫惠公尤为倒霉,国内的反对派趁他外出作战发动了政变,拥立了新君,卫惠公只得仓皇奔齐。
倒是宋庄公在临走时又为郑国扎了个楔子,他留给郑厉公一些士兵,协助他守好栎地,这样一来郑昭公也不敢轻易攻打栎地。当然郑厉公也不敢轻易进攻新郑,他按下心来厉兵秣马,苦苦等待着时机
复位第二年,公元前695年,郑昭公和祭足商议为了彻底解决郑厉公之患,郑国必须与齐国结盟,只有这样才能逼退宋国的势力,没有了这个强援,击垮败郑厉公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为了使这一计划得到贯彻,祭足决定亲自出使齐国。
然而郑昭公和祭足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高渠弥。高渠弥早就想寻找机会杀死郑昭公,只是忌惮祭足,如今祭足离开给了他最好的机会,他先将公子亹接回郑国,然后安排死士,在郑昭公外出打猎的路上将其刺杀,对外宣称是强盗所为。
郑昭公还是世子时就知道高渠弥为人狠辣,然而两次为君却依然让其位列朝堂,最终遭其毒手,可见昭公空有眼光却无狠辣手段,实在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
公子亹在高渠弥的操控下被立为国君,然后祭足从齐国被召回,依然被委任为上卿,同高渠弥共掌朝政,这当然是为了暂时稳住他。祭足慑于形势,也不敢多言,更不敢追问郑昭公的死因。
数年前的庄公时代,郑国尚如日中天,如今却内患不止,外忧不断,还能否重振郑国威名,恢复昨日的光荣呢?
子亹在忧虑。
祭足也在忧虑。
如果说郑庄公是春秋初期最为耀眼的明星,是那个时代的焦点所在,那么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光环渐退,焦点就开始移动了,移向东方,齐国。齐僖公的一众儿女将盛装登上历史的舞台,恣情肆意地书写出各自的传奇。
终于,一些传闻飘到了齐僖公耳朵里。
有一天齐僖公看望女儿,正巧诸儿也在,兄妹两人显得非常亲呢。齐僖公心头一颤,想起了宫中那些若有若无的传闻,他似乎明白了世子忽拒婚的缘由,哪里是什么齐大非偶,分明是家门不幸!齐僖公将诸儿叫到一旁,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告诫他以后绝不允许私入文姜闺房。
紧接着齐僖公又为诸儿安排了婚事,娶了两房妾室。诸儿左拥右抱,也就把妹妹丢到一旁了,文姜自此之后越发寂寞。
当时鲁桓公尚还没有确立夫人,权臣公子翚就提议鲁桓公到齐国求亲,鲁桓公欣然同意,让使者带上加倍的礼品入齐,因为与齐国结成姻亲对于鲁国意义非凡,齐僖公也非常高兴,他还表示要亲自送女儿到鲁国完婚。
文姜订婚后,病情渐渐好转。
唯独诸儿顿感心情失落,往日的种种情愫又涌上心头,他虽然受于限制无法见到文姜,但还是派人送上花朵,另配一首小诗:
桃有华,
灿灿其霞。
当户不折,
飘而为苴。
吁嗟兮复吁嗟!
大概意思就是:桃树开花了,满树的花朵灿若云霞,鲜艳的花朵开在我的窗前,我不去折取,它就要飘零于地,和衰草一同枯萎,我坐卧不安长吁短叹,心里矛盾不已。
文姜读后也是百感交集,她回诗一首,劝他不要悲观:
桃有英,
烨烨其灵。
今兹不折,
讵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咛。
桃树开花了,这充满灵性的花朵就是为你盛开的啊!如果你不趁花开季节折取,谁知道来年的春天它能否再发芽,会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珍惜啊,千万要珍惜这短暂的春天!
诸儿读了妹妹的回诗,狂荡之心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