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咔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非常坦然,甚至还闹了一个笑话,他命人把“蝥弧”大旗重新立起来,“奉天讨罪”四个大字迎风飘扬,二十四枚金铃铛叮叮作响。祭足赶紧阻止,大旗是征讨诸侯的幌子,现在可是正主来了!郑庄公一拍脑袋,嘿嘿嘿就笑了起来,只想着这玩意好用,倒是把这茬给忘了,赶紧命人另换了一面旗子。“蝥弧”大旗从此之后被收了起来,再也没有用过。
不过郑庄公启用了另一种新型“武器”—战阵,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一种新型车战阵型—“鱼丽阵”。
~~战车~~
在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些战车的基础知识。
战车,又称兵车、革车、武车、长毂。早在夏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朝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车厢是长方形,横宽竖短,车厢门开在后方;车厢下方为车轴,车轴安装有两个轮子;车厢前方有一根车辕,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车厢后;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车衡上缚有两轭用以驾马。
据史料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商朝的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商代车轮的辐条一般为18~24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辐条竟然多达28~30条以上,如果我们对这个数量没有概念,可以与古埃及战车做个对比,古埃及战车仅有6根辐条。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进深80~100厘米。由于轮径大,车厢宽而进深短,而且又是单辕,为了加大稳定性及保护舆侧不被敌车迫近,战车的车毂被设计的较长,如山东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毂长达40厘米,轴头铜軎长约13.5厘米,总长度达 53.5厘米。这种轨宽减小、车辕缩短而车轮辐条数目增多的改进版战车无疑地形适应能力更强,也能为御者提供更加稳定的作战平台,相应就提高了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
车轮的制作极有科技含量,我国的工匠早就掌握了一种特殊的制轮方法—“輮”,先用水浸泡木头,然后使用明火使潮湿的木头软化,之后定型为圆弧状,这样成型之后的木头会更加的坚韧。而且我国先人使用的辐条不同于古埃及的圆柱形等长辐条,而是有长有短交错排列,通过过渡自然的榫卯结构与车轮紧密贴合,让轮子更加固定,避免了不必要的滑动。因为战车为木质结构,为了增加其稳定性和起到装饰美观体现身份作用,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称为车器。车轴是战车驰骋时急剧转动的关键部件,为防损坏,人们也会增加青铜配件,到战国时期人们又在轴毂之间装置铁锏,以减少轴毂的摩擦。
国君所乘的战车称为“戎车”,其形制与一般战车基本相同,但配置更高。春秋中期以后,军队中出现了专职将帅,国君已经不必亲登战车指挥作战,因此戎车便失去其作为国君专乘的意义,而成为将帅的指挥车。
每辆战车配两匹或四匹战马。如果是四匹战马,中间的两匹称“服”,用缚在车衡上的轭驾在车辕两侧;两边的两匹称“骖”,是用皮条系在车前,四匹马合称为“驷”。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源自此处。战马佩有铜制的马衔和马笼嘴,这是御马的用具。马的身体也有铜饰,主要有马镳、当庐、马冠、月题、环、铃等。上战场时,战马也要身披皮甲,头套皮胄,起到保护作用。
一辆战车一般乘载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称“车左”,因为是一车之首,故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戟或矛,起到刺、勾的作用,并负责为战车排除障碍,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佩带短剑。车右、御者、车左都穿有厚重的皮甲或青铜的铠甲。此外,还有四人共乘之法,称为“驷乘”,但这属于临时搭载性质,并非通例。除了三名甲士随身佩持的兵器外,车上还备有若干格斗兵器,这些兵器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另外备有旗、鼓、铎、铙,用以保证军队的通信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