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断梗浮萍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大棚菜丰产不丰收,赵玖康请教李季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赵玖康的芹菜长势非常好,他在12月后旬到元旦节这几天里,每天赶集卖菜。由于当地没有蔬菜交易市场,所以采摘后的芹菜只能去集市上卖。当地乡镇的集市是中心村5天一轮回,比如说今天是本村集市,明天是那个中心村,五天后又到了本村。集市在农村来说,并不稀罕,全国到处都有存在,只不过在城市里随着大型商场的出现,而导致传统的集市逐渐消失了。

  每天下午收菜的时候,赵玖康便钻进大棚内,将茂盛的芹菜外茎一片一片的用手剥下来,里面的嫩茎留着,嫩茎会继续生长继续分支,然后将剥好的芹菜外茎累积在一起,用竹篓一次一次的背出大棚。大棚内的温度比较高,在棚外边穿着厚毛衣,大棚内穿着秋衣就可以了。大棚内湿度非常大,在里面干活显得憋闷,赵玖康也是干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出去外边活动活动透透气。

  在棚内收芹菜,是一个没有效率的工作,需要用手将芹菜外茎剥下来,根据生长情况剥两三片粗壮的外茎。剥菜的时候,人需要弯着腰沿着菜畦前走,边剥边前进,小会功夫便会感到腰酸背痛了。当天剥下来的菜,第二天一早要去卖掉,芹菜不能久放,且堆放在一起不透气,容易黄叶子。每天下午,赵玖康和栾莉两人一起在棚里收菜,孩子丢给母亲看着。两人钻进棚内的时候,每个人腰上会系上一块塑料布包裹住衣服,大棚里湿度很大,这样可以防止剥芹菜的时候把衣服弄湿。

  最近蔬菜的价格不好,芹菜才2毛多一斤。在棚里收菜的时候,栾莉还不停的唉声叹气,看着茂盛丰产的芹菜,却卖不到几个钱,让人有些灰心丧气。为了卖菜,赵玖康天不亮就要骑着自行车拉着菜去集市上卖,中午不吃饭,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赶回家,一集可以卖二三十元钱。赵玖康对栾莉说道:“明天早晨我去大陈庄,明天那里是集市,听说那边蔬菜价格高点,有时候会遇到菜贩子收菜。”栾莉道:“有30里路呢,骑自行车需要两个小时,还载着菜篓,到那里还不累死个人。”赵玖康呵呵笑道:“去试试看,我们今天少收一点,搞个一百多斤就行了。如果明天中午前还卖不掉的话,我就把菜都扔到河沟里,空车骑回来,那样就轻松了。”栾莉知道这个男人打定的主意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将剥好的芹菜装在了竹篓里,一篓一篓的往棚外背,将运出去的芹菜倒在地板车里的塑料布上。将棚内的剥好的芹菜都集中在地板车上后,栾莉便推着一车菜回家去了。赵玖康还要呆上一会,天快黑了,他需要将大棚上的毛毡放下去,把整个大棚盖住,这样保持棚内夜间的温度不降低。

  落完所有的毛毡后,赵玖康就回去了,到了家里,栾莉也做好了晚饭,他在院子里洗了一下手和脸,然后进屋吃饭去了。吃完饭后,他开始用麻绳捆芹菜,芹菜需要大致四五斤一捆,每一捆中将粗大一点的芹菜放在外边,小一点的放在里面,这样捆出来的效果比较结实也美观。赵玖明和栾莉两个人看着电视,捆着芹菜,偶尔还聊上几句。晚上11点钟左右,芹菜捆完了,两人又将捆好的芹菜装进了竹筐内,上面用塑料布包裹上,防止芹菜冻坏,然后将竹筐绑在了自行车的两边。赵玖康将载着菜的自行车靠在了大门口内的墙壁上,防止万一下半夜有风的时候把自行车刮倒。干完活后,大家洗洗手就去睡觉了,明天需要早起床。

  第二天早晨,闹钟五点钟响过,赵玖康就起床了,他穿上旧的军大衣,带上了棉帽子和旧的皮手套。此时,外边还黑乎乎的,赵玖康打开院子的大门,骑着装好菜的自行车就出发了。

  冬天的早晨,天很冷,虽然赵玖康带着棉帽子,凉风还是向脖子里面钻。穿着的棉袜此时已感觉薄了,凉风往鞋里灌,脚很快就感觉冻的发麻了。他穿着军大衣,骑着自行车还是不太方便,于是他将军大衣只系住了上面一个扣子,下面敞开,方便自己骑自行车。骑行了十多里路的时候,他将自行车靠在路边的树上,休息了几分钟,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鞋袜,又跺了几下脚,然后骑起自行车又继续前进了。

  赶集市,卖菜的小贩都知道,去集市一定要早,要先去占领卖菜的位置,若晚了,菜市的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下了。集市上卖菜的区域就那么一段,如果在菜市的边上或者偏僻的地方,买菜的人也去的少,尽量提前去抢占中心位置,人多的时候,菜也卖的快,所以小贩们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已经在菜摊处把自己的菜摆好了。赵玖康去这么早,也是这个原因,家离着集市远,只能提前早出发了。

  这时,天已大亮,红彤彤的太阳已升起,赵玖康骑车来到了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