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落凤残阳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27、巷哭市哀祭贤王 四面狼烟蔽荣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洛阳的秋风又送凉几许,曾经墨染的江山,远眺处夹杂着一些枯黄,一声声哀鸿飞掠向南。曾经瑶光寺外的那座竹屋,已经在静思逝去后变得荒芜,院落内的那丛菊花,三三两两的开着破败的花朵,似乎想倔强地露出霜染的艳色,却不争地无一不显露残卷的暗黄。胡太后一身素衣,鬓上只簪了朵白花,朝堂之上已经为元怿正名,重新恢复了爵位,四海的百姓也用不同的形式在祭奠着这位贤王。接连数日,来自各地的百姓们身穿素衣,备上五牲,从城门出发一路哀哭着到元怿墓前祭祀,那孤零零的坟冢之上乌鸦哀鸣盘旋,百姓们用手捧黄土,为元怿加高墓冢,不愿他独眠苍苔中,植之以松柏翠竹。

  可是对胡太后而言,面对天下,她只能以太后之尊去安抚清河王府的孤儿寡母,用恩泽去宽慰他的孩子们,只有在这个曾经满是他们记忆的地方,她才是一个女人,一个可以放肆地为自己爱人哭悼的女人。此次出宫,她只带了倚莲和英娥,打发她们先去瑶光寺接回胡润儿,因为她已经决定让徐纥好好照顾自己这个苦命妹妹余生,而英娥这个孩子跟着她苦了这么久,想着让她出来散散心。

  胡太后独自留在这个竹屋,设一处案几,备上元怿最爱的瓜果糕点,燃三支清香,袅袅轻烟处,似乎又见了当日与静思他们解语菊花的情景,毓灵一身淡黄衣裙站在徐纥旁边浅笑,辕门外崔进手捧两坛菊花酒,元怿洒脱飘逸地站在那里唤着真儿。她若当年飞奔入怀,牵起他的手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泪湿处,不过佳人独立,别处燕双飞,轻声再次唤出那句“阿怿”却再无人应答。她缓缓回身盘腿坐于蒲团上,拾起“白鹤”置于腿上,神情落寞地弹起他们相识之时的那首《洛神赋》。是宿命还是谶语,当日的这词竟然就是他们的结局,到如今除了弹唱一句“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外,她还能做什么?

  凄怨哀婉的歌声在山谷回荡,那份深情让已回的英娥、胡润儿立于门外,不忍打扰。胡润儿也不禁黯然落泪,元怿的深情只给了姐姐,她渐渐已经满足于睹过他的风采,听他唤过自己一句润儿,虽然那时他是来找姐姐。她低头拭泪,蓦然间似乎看见一个僧人立于不远的竹海之中,正好可以看见草庐里的胡太后,身形那么若清河王,她不由自主地朝竹林走去,想一探究竟。

  英娥看着胡润儿离开,不明就里,伸手拉住,“夫人去哪?”

  胡润儿不知怎么解释,“我去那边小解,你们在这伺候着太后,无须担心我。”说完她看见僧人发现她,转身便走,胡润儿忙挣脱开英娥追去。

  英娥这时也发现了那个僧人,以为是胡润儿的相识,便不在关注,默默地和倚莲一起不敢惊扰太后的心境。

  胡润儿进入竹林,见僧人越走越快,她急的大声叫住,“你看着她痛苦都不相见,这就是你的爱么?清河王!”

  僧人停住,却不敢回头,躲在不远处等他的徐纥闻声,现身出来解围,“二小姐莫要难为他,王爷是为了太后,他更苦。”

  胡润儿推开徐纥,走到僧人身后,一把将他拉过,面对自己。元怿瘦削的脸上,颧骨高高耸起,眼神黯淡无光,如何是曾经意气勃发地的清河王?胡润儿看着他的光头和那一身袈裟,不死心地问道,“看着她难过,你真的不想让她知道你没死么?”

  元怿低垂着双眼,沉默半晌,从喉咙底迸出一句低沉的连自己都听不清的话,“不见是两个人痛苦,见了是天下人痛苦,润儿,答应我,别告诉她。能远远的看她一眼,足够了。”

  胡润儿欲再说话,被徐纥制止,“你这样过来会引起注意的,我送你过去,王爷的苦,以后慢慢告诉你,你让他静静守护一会太后吧。”

  胡润儿看着元怿兀自痴呆地看着远处的胡太后,心底的哀凉全部冰冻在眸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