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古代农家进化日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初相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谢春儿捏着鼻子才把那一碗浓黑发苦的药喝下去,要想病好,就得好好吃药啊。

  待喝完药,谢大宝才收拾好爬下床,到厨房找谢春儿和杨氏。

  “大宝,起来了,去灶下给奶奶烧火,奶奶给你们做饭,春儿,你坐在门槛上歇歇,等奶奶做好饭。”杨氏对着谢春儿和谢大宝说道。

  厨房不大,也就10多平米,正对着门槛是个长长的案板,案板上放着个砧板和菜刀,以及大大小小的五六个罐子,估计是放调料的,案板下放着个稍大的瓮,用来存放面粉的。

  瓮边散乱的放着几个番薯,刚才谢春儿已经翻看过,家里除了案板上一个小罐的一个鸡蛋再加上案板下那几个番薯,以及院子里乱晃的老母鸡之外,再就没有其他吃食了,真的称得上一贫如洗。

  左手边放这个小小的掉了漆的小木桌,一旁放着四个垒在一块的小木凳。

  厨房右手边是安着两口大铁锅的土灶,谢大宝正鼓着腮帮子在其中一个下面烧着柴火,杨氏正从灶台边的一个大水瓮中舀水添到锅中。

  这一切勾起了谢晓燕的童年记忆,小时候的她也是这样帮着奶奶和母亲烧着灶火,想起那方世界逝世的父母,谢晓燕顿时又红了眼眶。

  一切那么的陌生,又那么的熟悉,自小在西北农村长大,看到这古早的生活方式,瞬间将谢晓燕带回到了父母还在的童年时光,那么真实,仿似触手可见。

  可是终究还是回不去了,能够来到这类似于童年西北农村般的地界,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有这般可爱的弟弟,慈祥的奶奶,还能再要求什么呢?她谢晓燕,不,现在是谢春儿了,一定会好好活下去,替谢春儿照顾好杨氏和谢大宝。

  从谢春儿的记忆里了解到这里是龙门府,还知道宋家老家在河东府,至于是什么朝代,龙门府距离河东府有多远,大体处于什么地界,她就一概不知了。

  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距离杏花村五六里远的翠屏镇了。

  毕竟谢春儿一个14岁大的姑娘,大字不识一个,只是跟着父母去过翠屏镇,赶过集罢了。

  在谢春儿坐在厨房门槛发呆的时候,杨氏就做好了饭,毕竟只有番薯可吃,洗干净之后,直接放锅里煮好就行了。

  杨氏把三个番薯捞起来放在瓷碗里端放在小木桌上,随手将锅里一个水煮蛋递给了谢春儿。“春儿,给,吃鸡蛋,赶紧把身子养好”。

  谢春儿被热鸡蛋一下子给烫醒了,看到杨氏和谢大宝已经坐到木桌边吃起了番薯,看到谢大宝被烫着摸耳垂的动作,但眼睛始终盯着番薯不放,可见是饿的很了。

  再看他细杆子似的四肢,谢春儿再也忍不住说道“奶,大宝,我以后挣钱了,咋家天天吃肉。”

  杨氏看到孙女的模样,还以为她馋肉了。

  心里想着,借王家的一吊钱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