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香江之我不是富二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0.股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中环站和金钟站地铁上盖物业公开竞投。

  由于两个地皮均属黄金地段的中心地带,很多企业都参与了竞投,财雄势大的香港置地公司,更一直被视作“大热”。但是,结果“大热倒

  灶”,李嘉诚以“黑马”姿势跑出,一举夺得这两个地皮的发展权。

  该等物业即日后的中环环球大厦及金钟的海富中心。

  同年,恒隆发展及合和实业共同宣布组成财团,并成功投得九龙湾地铁上盖物业。

  该物业日后发展成拥有41幢住宅共5000多单位的德福花园。与此同时,恒隆发展又以2亿元购入九龙湾淘大酱油厂的地皮,着手兴建淘大花园,该物业日后为集团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同年底,合并不久的和记黄埔宣布斥资8亿元将香港仔船坞的地皮发展为香港仔中心,行动进一步说明香港的地产业已极为旺盛了。

  踏入1978年,地产业仍然热火烘烘。该年,华光地产先后大举买入地产物业。

  其一是以2700万元购入香港皇后大道中84号的励精大厦,其二是以5600万元向太古地产购入湾仔的杜老志大厦。

  而鹰君地产则以2.2亿元投得湾仔港湾道地皮,筹划兴建鹰君中心。

  与此同时,置地公司又以7.15

  亿元购入中环的金门大厦,该大厦计有42.5万平方尺,1年多后置地以9.98亿元售与佳宁集团,一转手间赚取了接近2亿元的巨大利润。

  除此之外,长江实业则以3.5亿

  元投得尖沙咀东部内地段第10598号约44万平方尺的地皮,计划兴建酒店。

  明显地,自1975年下半年地产业逐步复苏至今,日见畅旺,市场的投资信心已全面恢复。

  至于部分大型地产项目,也充分掌握了当时地产市场复苏的势头而纷纷上马。

  综合而言,经过1973年及1974年的大跌市后,1975年的股市和地产终于止跌回升。

  之后,再经1976年及1977年的不断整固,投资者的信心才真正恢复。

  踏入1978年,一方面是受香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