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我们之前说过,十国的开国君主大多都是社会的建设者,钱镠也不例外,下面这一章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些趣闻轶事。
钱镠治理两浙很有功绩,至于与民休息、鼓励农桑、召集流亡等常规的为政举措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先从钱镠的一个绰号说起:海龙王。
海龙王这个名号是百姓们叫出来的,为什么称钱镠海龙王呢,因为他治海、治湖功绩甚伟。
唐末、五代十国的时候,海洋经济还是天方夜谭,虽然当时也存在海上贸易,但体量不大,靠海不见得是什么优势,反而要遭受海水的侵袭。
浙江地处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带,辖区大部分是矮山丘陵,耕地严重不足,靠海的地方倒是有一些平原,但常年被海水来回冲刷,成了盐碱地。盐碱地能种啥,种草都活不了,更别提粮食了。
钱镠主政浙江期间,为解决土地稀缺及灌溉不易的难题,召集大批民工、军队修建捍海石塘。
捍海石塘里面虽然有个“海”字,但主要指的是江堤,这个江不是长江,而是钱塘江。见过钱塘江大潮的朋友应该明白,这江水之凶猛,海水之浩瀚可不是玩的,在这个地方修堤坝,难。
那时候可没什么挖掘机这种大型工程设备,更没有钢筋混凝土这种稀罕物,江水一波又一波地来了又去,你怎么造堤坝呢?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钱镠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竹笼固定在江边,中间填充土壤,外围用成排的木桩进行固定,在钱塘江沿岸修建了长达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的捍海石塘,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
不仅如此,捍海石塘还具有蓄水、灌溉的作用,确保了周边农田的常年丰收。
我们都知道钱塘江大潮十分汹涌,现在是浙江的著名旅游景点。五代时期的钱塘江大潮要比现在汹涌的多,钱镠在建造捍海石塘的时候,河堤多次被潮水冲垮,百姓们都认为这是潮神在作怪,不肯再出力了。
那个年代惹怒了神仙可是大事情,只要百姓们心理上的弯转不过来,你拿皮鞭抽也没用。
封建迷信害死人呐。
破除封建迷信的方法是装神弄鬼,简单说就是以毒攻毒。
钱镠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妙,他调来了一万名弓箭手,对着江头一声大喊:“潮水啊潮水,你若是再敢来,就休怪我钱某人手下无情了!”
潮水如期而至,钱镠万箭齐发,箭如同飞蝗般射向潮头,然后潮水转向,走了个“之”字跑走了。
这就是有名的钱塘湖射潮,至今为止钱塘江上还有钱王射潮的雕塑。
百姓们惊呆了,哇塞,钱公太牛了,竟然敢射潮神,问题是他还射赢了,你没看到潮水灰溜溜跑走了吗,钱公威武!
然后大家修筑捍海石塘的干劲比以前更足了。所以说,封建迷信用对了方式,也能转化为生产力(戏言)。
其实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