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提到宦官,我们通常会与阴险、狡诈、误国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杨复光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即便一个人不小心成了太监,他依然可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唐宣宗年间,十几岁的杨复光(本姓乔,“杨复光”是宫里太监给起的名字)入宫成了太监。
对于做太监这件事他没有选择。当时朝廷宦官专政,发迹后的太监们耀武扬威,生活奢华,很让老百姓们眼红,家境不好的人家就把自己的孩子去势(阉掉)后托人送到宫里做太监,希望能够改变家族命运。出于这样的目的,杨复光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宫里。
晚唐的太监们确实是风光的,他们跟外戚斗,跟文官集团斗,还不断地进行内斗,在斗争中他们掌握了权力,把控了朝廷,还能节制地方,甚至能够随意废立皇帝,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无冕之王。
但事实证明天真的老百姓只看到了贼吃肉却没有看到贼挨打,太监们是有权有势,但那是极少数。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模式,太监群体里的斗争更加阴暗,更加残酷,稍有不留神便会死在阴沟里。
杨复光是聪明的,他勤奋好学,粗通武艺,还熟悉战阵,并懂得察言观色。小小年纪的他很快就发现在太监这个群体里没有强硬的后台是很难生存的,所以他认大太监杨玄价为义父(这时候改名杨复光),迅速在太监党里站稳了脚跟。
杨复光开始了自己的学习,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他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怎么害人和怎么保护自己,怎样把握人心和怎样合纵连横。
学业有成的他到地方去任监军,太监做监军大多是给地方添乱的,而杨复光不一样,他懂武艺,也精通战阵,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和人打交道,所以得到了官兵们的一致认可。
也许是喜欢上了监军这个职业,也许是厌恶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斗争,杨复光大多时间都在地方工作,但在朝廷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发言权,他镇压过王仙芝起义,也劝降过王仙芝,但被同事(宋威)搅黄了。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对杨复光这个人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发现他是个有能力的实干派,是太监群体中的一朵奇葩,接下来他将证实自己是一个开了挂的人,是为拯救李唐王朝而生的人。
僖宗皇帝李儇发布的勤王令藩镇节度使们可以不听,但杨复光们不能不听,因为他们是太监,如果皇帝都没有了还要太监做什么呢?对他们来说为皇帝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因此,杨复光要出兵讨伐黄巢。
但黄巢登基称帝后并没有一直闲着,他也在派兵威服各藩镇,大搞势力扩张。当时杨复光占据着邓州,他还没有出兵呢,混世大魔王朱温就打过来了,结果杨复光把自己的根据地邓州也弄丢了。
失了邓州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胆气,杨复光现在基本上一无所有了,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