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风牛不相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非常上劲的齐桓公还问管仲:“江、黄二国早已不堪楚国欺凌,希望投靠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和他们结盟,让他们做内应,仲父认为如何?”
管仲认为不妥,“江、黄二国距离齐国远,距离楚国近,而且这两国正是因为依附楚国,才得以存国。若他们投靠齐国,楚国必定攻打他们,到时候我们救是不救?如果救,路途遥远,难以为继;不救,就是我们背信弃义。何况中原诸侯已经足够进击楚国了,何必非要拉上这两个小国呢?还是婉言拒绝吧!”江国位于今天河南正阳东南,黄国位于今天河南潢川西北,都在淮水流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管仲是个商人出身,懂得控制成本,更明白贪婪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在后世之中,因为伸手过长而深陷泥潭的大国不乏其例。
齐桓公还是坚持道:“人家不远千里前来投靠,如果推辞肯定会丧失人心的。”
管仲见齐桓公坚持也就同意了,只是提醒道:“他日这两国有事,国君勿忘今日救助之言。”
于是齐桓公与江、黄国君秘密见面,约定讨伐楚国事宜。这二位还顺道把舒国(位于今天安徽庐江县境内)助楚为虐的事情揭发出来,言称要打楚国,最好先伐舒国,因为人家说了,“荆、舒”并称。
于是齐桓公交代徐国袭击舒国,徐国与舒国临近,徐国女子徐嬴是齐桓公的第二妻室,所以徐国一向亲近齐国,得到齐桓公密令后,徐君果然突袭舒国,得胜之后就地驻军,与江、黄二君驻守本国等候调遣。
这时鲁僖公听说了齐、黄、江三国会盟,就委派季友前来告罪,说明没能参与救助邢国与卫国的原因,并表示如果有征伐之事,决不推辞。
齐桓公大喜,就和季友秘密商议讨伐楚国事宜。其实也不算是秘密了,除了楚成王尚蒙在鼓里,其他该知道要打楚国的诸侯都知道了。
几乎同时,楚军再一次兵临郑国城下,郑文公已经打得怯了,有心求和,被大夫孔叔劝住了:“齐国因为我们准备对楚国有所行动,如果国君背地里请和了,那天下诸侯怎么看我郑国?再有危险还有哪个国家愿意援手?还是坚守等待齐国的救援吧!”
郑文公一想也是,齐国号令诸侯,搞出这么大动静,如果郑国此时投降,那以后还怎么混呀。于是郑文公撑出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模样,我们不求和了!当然他同时派人再度向齐桓公求援。
齐桓公接见了郑国使者,他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国君,就说救援马上就到,这样楚国就不敢轻易攻城,待到明年开春,齐国将率中原诸侯伐楚,郑国只需出兵在上蔡等候集合即可。
使者兴冲冲向郑文公汇报了这一喜讯,郑文公这下底气足了,命人坚守城池,又扬言救兵将到,楚国果然也没敢轻易攻城。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新的一年开始了,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56年,元月,齐桓公委任管仲为主帅,率领鲍叔牙、隰朋、宾须无、公子开方、竖刁等人,发兵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分队向西南进发,一场南北强国的大战即将打响。
事实上,这场大战已经开始了,在一年前,管仲对楚国实施了经济政策。
他派出一百名商人到楚国购买鹿,鹿盛产于楚国,但楚人一般把鹿视为可食性动物,两枚铜币就能买到一头。这些商人进入楚国后一路宣扬:“齐侯喜欢鹿,不惜重金。”于是楚国商人也纷纷加入收鹿的队伍,鹿价一路上涨。
楚成王颇为兴奋,之前齐懿公好鹤亡国,这下好了,齐侯也玩物丧志了。可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楚成王意料,管仲又将鹿价提到40币,一头鹿的价格已经接近于千斤粮食的价格了。于是楚国农人放下农具进山捕鹿,甚至有不少士兵也偷偷停止了训练,将兵器换成猎具,上山猎鹿。
一年间,楚国获币无数,可是粮食大荒。楚人只得用钱币买粮食,但却发现无处买,因为齐桓公传令中原诸侯,不准与楚国通商。楚国很快遭遇严酷的通货膨胀,子文接连出台对应政策,才把市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