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公子小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世匡时之略,只是没有得到适合的机会,如果得到了,他一定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管仲听到这些话后非常感动,他逢人便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失意时安慰你,骄傲时告诫你,比你自己还相信你,无条件的永远支持你,这就叫做挚交,这就叫做知己,它有一个专属的代名词—“管鲍之交”。
终于,这对挚友在仕途上取得了成绩,他们分别担任了齐僖公另外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
可惜纠和小白都是庶子出身,庶子的师傅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前途的。但是,管仲和鲍叔牙渐渐发现,上天在无形中眷顾了他们,担任国君的齐襄公虽然妻妾成群,但却没有儿子,如果这种态势一直继续下去,日后继承君位的可能就是两位公子中的一个,于是管仲和鲍叔牙暗地里商量,真到了那一日,两人一定要互相举荐,一展胸中所学。
当然,管仲和鲍叔牙只把这种念头埋于心中,不敢声张。尤其齐襄公此人性情无常,先后杀害鲁、郑两国国君,齐国上空弥漫着一股血腥。
“国君放纵,国人懈怠,祸乱将要发生了!”鲍叔牙喃喃道。月夜之下,两人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们共同做出了一个决定—保护两位公子出奔他国,离开是非之地,保护希望,等待机会。管仲选择的是鲁国,鲁国国力强盛,还是公子纠的外家,到时候可以就借助鲁国之力图谋大位了。鲍叔牙则选择了莒国,他告诉公子小白,莒国到临淄的道路畅通平坦,真到那时,归国的速度才是第一位的。
~~公子小白~~
事情就像他们预料的那样,公元前686年,连称杀齐襄公,拥立公孙无知为君。出奔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赶紧与师傅们紧急磋商对策,并加紧与国内的联系,他们得到了师傅的安慰—公孙无知的君位并不安稳。
果然,仅仅过了半年,公孙无知又被雍廪所杀。两人之前曾有争执,无知即位后虽然表示出宽宥的意思,但是雍廪依然害怕遭受报复,所以选择先下手为强,他联合高傒杀掉公孙无知,并诛杀连称和管至父。齐国陷入一片混乱。
雍廪一面安抚人心,到离宫取回齐襄公尸身重新安葬,一面派人迎立新国君。雍廪的使者直奔鲁国而去,他选择了公子纠。
长幼有序,雍廪的做法完全符合礼制。
真是风水轮流转,若能够借此扶立齐国国君,鲁国必然可以增加在齐国影响力。鲁庄公非常高兴,他立即准备启程,送舅舅回国即位。
大夫施伯却劝阻了他,不要急于送公子纠回国,因为齐国内乱有利于鲁国,最好先静观其变。鲁庄公没有听,他亲率三百战车护送公子纠回齐。
莒国,公子小白也在借兵,他留在国内的眼线及时汇报了国内的情况。
莒国是少昊的后裔,国君为己姓,在商朝时为姑幕侯国,周武王时期,姑幕侯国助周灭商,并臣服于周。周朝建立后,周武王仍将他们封于此地,建立莒国,国都为计(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到春秋初期迁都于莒(今山东莒县境内),莒国是东夷中最强的国家,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但是它比起齐、鲁要差上不少的,尤其齐国走上扩张之路,而鲁桓公、鲁庄公时代又是鲁国国势最盛时期,莒国的日子颇不好过。因此莒君对公子小白很是上心,如果能够扶持小白当上齐国国君,莒国未来就有了依靠。所以当小白开口借兵时,莒君很大方地表示愿意倾全部之力。鲍叔牙婉拒了,此时不在于车乘多寡,速度才是第一位的。一百乘车,足矣!
鲍叔牙当初选择莒国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齐鲁之间横有泰山、徂徕山、沂蒙山等数个山系,道路曲折而且路程要远,而莒国距离齐国就要近出一些,且道路要平直得多。
不过,远在鲁国的管仲也深知这一点,他相信公子小白一定也会得到消息,所以在半路上他向鲁庄公要了三十乘战车,他要阻击公子小白。
管仲昼夜奔驰,终于在即墨(今天山东平度市古砚镇一带)赶上了小白的车队,此时莒军刚停车准备做饭,公子小白还坐在车上。
山东官方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横在曲阜与临淄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