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一箭双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急子从宋国回来后,到新台复命。
卫宣公让他以庶母之礼拜见宣姜,急子竟“全无几微怨恨之意”。这就是急子,温良谦恭,或者说懦弱顺从。
后来,宣姜为卫宣公连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再后来,公子寿和公子朔也渐渐长大了,公子寿跟急子关系要好,为人处世简直是年轻版急子,而公子朔虽然年幼,却体现出有志不在年高的远大理想,他一心要登上国君宝座,面对急子和寿两个顺位继承人,小小年纪的公子朔竟然偷偷蓄养死士,意图刺杀两个兄长。
可能是因为夺了儿子的未婚妻,卫宣公对于急子母子开始疏远,甚至防范、忌惮,他将公子寿托付给左公子泄,有心废掉急子储君之位,立公子寿为世子。
也许是因爱生恨,也许看到急子就会觉得尴尬,宣姜对于急子也表现地非常厌恶,她和公子朔经常在卫宣公面前说急子的坏话。有一次两人就这样跟宣公告状,公子朔说:“急子喝醉酒后取笑我,称我是他的儿子!”宣姜则诬陷被急子调戏,还谎称急子说:“我母亲原本就是父亲的庶母,你是我的原配,父亲只算是借贷,到时候让他把卫国江山连你一起还我!”
卫宣公听后恼羞成怒,骂人还不揭短呢,急子这真是要翻了天!卫宣公又招公子寿询问,公子寿却言之凿凿说并无此事。他总是这样为急子周旋圆场。
卫宣公于是严斥了夷姜,让她好好教育急子,心灰意冷的夷姜当晚就上吊身亡。急子伤心不已,为母哭泣。宣姜和公子朔又诬告急子口出怨言,扬言要杀掉卫宣公为母亲报仇!
莫名的恐惧笼罩在卫宣公的心头,他决定先下手杀掉急子,以绝后患。但是急子在卫国一直以贤孝著称,杀之无名,公子朔就多方启发,终于,卫宣公决定采用暗杀的方式解决掉当年的宝贝儿子。
此时,正值齐僖公力邀卫国出兵伐纪,于是卫宣公就派遣急子为使者出使齐国,并赐他白旄。白旄就是木杆之上配置白牦牛尾巴,这是使节的标志,然而这次白旄却是死亡的标志,公子朔的死士已经出发,前往莘野,他们的任务就是杀死手持白旄的人。
卫宣公与公子朔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另一个人的警觉,他就是公子寿。他觉察出中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入宫拜见宣姜,探探母亲的口气。
宣姜没有隐瞒,把实情全盘托出,还嘱托他千万不要泄露。
公子寿大惊,他偷偷地约见急子,说明情况,劝他出奔他国,再做计较。事实上这也是最佳选择,既然难以保全自己的性命,既然难以面对尴尬的家庭,为什么不出奔他国,就像那么多的诸侯公子一样。
然而急子毅然回绝了,身为人子,以顺从为孝道,若是逃跑就是忤逆。“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无父之国!”急子叹息道。
公子寿看看兄长,也不由得一声长叹。
~~二子乘舟~~
一叶扁舟上,公子寿携美酒为急子践行。
一川碧水,与君绝别!
公子寿连连劝酒,今日之酒,是你我兄弟永别之酒,请多饮几杯吧!
一心赴死的急子频频举杯,不一会就醉倒了。
公子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急子的随从,告诉他们好好照顾急子。然后他拿起急子所持的白旄,站立船头,向齐国进发。
天色渐晚,船也要靠岸了。
昏暗中,一群人围了上来,公子寿高高举起白旄,大声喊道:“我是卫侯的长子,奉命出使齐国,你们是什么人?”
来人没有搭话,他们拥上前举刀就砍。
其实不用他们回答,公子寿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更知道他们是谁派来的。他闭上了眼睛,泪水从脸颊滑落。
急子酒醒了,他的随从赶忙递上了公子寿的手书,上边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
急子泪流满面,他急忙催促随从驾船追赶,他心中默念船儿快行,不要让兄弟为自己白白送掉性命。
隐隐约约间在江面对向驶来一只船 ,正是公子寿的船只。两船慢慢靠近了,急子仔细地打量着,然而来船上并没有公子寿的身影,只有一群陌生的人。急子明白了,他沉声向那群人问道:“国君交代的事,你们可办好了?”
“已经办妥!”这群人以为是公子朔派来接应的,连忙站起来回话。有人端出一个木盒,里面赫然盛放着公子寿的头颅。
急子只觉得天旋地转,他对来人大喊道:“你们杀错人了,这是我的弟弟寿,我才是真正的急子!你们快杀了我,拿我的头颅去复命!”群中有人认识公子寿的,这时候急忙辨认,才知道杀错了人。于是他们又急忙将急子杀死,割下了他的头颅。
急子和寿争相赴死,他们是悲剧的,是幼弟公子朔阴谋的牺牲品,也是他们所信奉理念的殉道者。面对来自亲人的残害,他们没有选择反击,没有选择逃走,而是选择了慷慨赴死,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理想世界,还有君子之风下的君臣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忍,让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