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反叛】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规模兴建都市。新都落成后,天子亲临,举行祭祀大典。周成王返回宗周镐京时,将无比信任的叔父周公继续留在雒邑镇守,并将雒邑一带称作成周。因为成周的地理位置处于周王朝的中心区域,所以诸侯的朝贡赋税都要先经雒邑,再转送镐京。久而久之,成周雒邑就成为仅次于宗周镐京的周王朝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
成周雒邑如果失守,周王朝的国土不仅会丧失大半,周王朝的经济大动脉也会被彻底截断。年轻的周厉王深知,周王朝土崩瓦解的危机已是迫在眉睫。面对国难,毫无军事经验的周厉王已是别无选择,只有御驾亲征,兴许还能挽救危局。
天子坐镇的中央大军日夜不停的向着雒邑挺进。随即,周厉王又命令北方的诸侯国组成联军,由北向南,直抵雒邑。兵贵神速,中央大军和诸侯联军在洛水一带迅速集结,自西向北对叛军形成包夹的态势,一张合围的大网已经将叛军牢牢的包裹在里面。一场歼灭战过后,叛军被彻底的击溃了。此后,不自量力的噩国在周王朝的版图上永远的消失了。
马到成功的周厉王回到镐京,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尝胜利的滋味,新的灾难便接踵而至了。又是楚国,这个可怕的庞然大物,竟然又唆使淮河流域的许多部族组成侵略联军,再一次挑战周王室的底线。
相传,上古时候,蚩尤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一场大战。蚩尤部落战败,首领被杀,大批族人不得已举家南迁,来到了现今的江苏和安徽北部定居,在淮河流域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因为他们不同于早期的中原文明,所以,中原王朝便将这些部族统称为“淮夷”。周王朝时,淮夷部族曾经数次入侵,虽然周王朝成功抵御,但淮河流域始终没有纳入周天子的实际控制疆域。由此可见,在遥远的西周时代,淮河流域的广袤沃土应该还不属于华夏族的势力范围。
现今的官方媒体,每当涉及到一些十分敏感的领土争端问题时,总会像个怨妇似的反复牢骚一句话,“某某地是中国领土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太泽最烦这类禁不得推敲的外交辞令,敢问这“自古以来”是以哪朝哪代为标准而来的。是明清,是蒙元,是隋唐,还是秦汉。谁都知道,帝国的疆域是随着不同的时代而不断变化的,强盛时则疆域辽阔,衰弱时则偏安一隅。几千年的世事变迁,绝不是挂上一幅“自古以来”的幌子就能够招摇过市的。儿孙不争气,把自家院墙外的歪脖儿树给弄丢了,现如今想把树要回来,便请出了祖先牌位,口口声声把歪脖儿树当作家传的遗物。孰不知,老祖先在世时,根本连院墙还没有垒起来呢!
与中原文明格格不入的淮夷部族,早就对富庶的大周王朝垂涎三尺。无奈,长久以来小规模的入侵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收获。当下楚国的煽风点火,反倒让淮夷部族下决心大干一场。
淮夷侵略军大举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