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五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一了,人们就称轩辕为黄帝,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华夏民族,黄帝是华夏始祖,我们就是炎黄的子孙,这个说法估计是没有问过那时候的重庆人、山东人、广东人、东北人、湖北人。
黄帝定都涿鹿山,也就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发现的中原先民遗迹中,著名的是距今3300多年的河南安阳的殷墟,7000-5000年的河南渑池的仰韶文化,9000-7500年的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感觉黄帝喜欢清净,和人类住的有点远。
黄帝的孙子黑色帝王颛顼,号称玄帝,看着没事就筑堤蓄水的另一部落的首领共工不顺眼,就去讨伐,共公战败,一心为民谋福利的共工怒撞不周山,人们就把共工奉为水神,他的儿子后土被奉为土地神,这里有点奇怪了,为啥玄帝不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为名造福的共工?其实这段靠谱,那个时代,打打杀杀很正常,哪里还去讲礼义?
玄帝种植庄稼,养殖牲畜,推算四时节令,又将一年四季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距今七千年多年前的河姆渡(宁波余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水稻,蓄养牲畜(狗),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发现了栗,和家畜圈栏,说明古老先民比玄帝早几千年种植庄稼,养殖牲畜了;玄帝生在若水之野,也就是四川西昌以南,后来又迁都于商丘,后居于河南濮阳,咋还是感觉玄帝离有人烟的西安和余姚有点远呢?;
史书《尚书。尧典》里记载了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吕氏春秋》里又引入了四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出现了二十四节气,虽然在1972年河南伊川土门遗址出土神农氏太阳历陶缸,但就文字记载来看二十四节气和玄帝没啥关系。
玄帝后面的继承人,他的侄子帝喾生下来就会说话,帝喾喜欢音乐,奇怪,怎们没人说帝喾不务正业,喜欢靡靡之音呢?关键是从帝喾开始,后面的帝王就要和他攀亲戚了,帝喾的几个儿子都是大人物,弃是周的始祖,契是商的祖先,尧是五帝之一。
帝喾的儿子唐尧,出生在河北保定顺平县,定都平阳(山西临汾市),唐舜是轩辕皇帝的八世孙,定都于浦阪(山西永济市),尧和舜应该算亲戚了,他们哥俩怎么算辈分呢?尧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禅让给了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称为五帝,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么说的话,那时的山东人、广东人、重庆人、东北人、浙江人要气死了,尤其是尧禅让给舜这件事,基本也属于扯蛋那种,都是儒家写出来,为后来的君王做铺垫的。
儒家最重要的是忠君思想,可是现实很骨干,人总是不满足的,总有刁民想害朕,而且往往还成功的杀了朕,自己登上了君王的位置,那么史书该怎么描述历史性的这一刻呢?明明是你死我活的革命斗争,明明是弑君犯上,太难听了,儒家很聪明,整了个名词,“禅让”!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