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人为财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是这么一个机会。

可恨满院丁壮百余人,却无一个肯冒风险去白石墩,还不如一小儿胆气雄壮。

眼前这赵期昌,似乎才和他弟弟戚继美一样大小,让戚继光很矛盾,真的不想成全赵期昌。

“此事本官委实难定,福山所佥事不在,七位佥事都说说吧,咱集议。”

戚继光将决定权交出来,其实卫里很多事情都是大伙集议,甚至集体作弊的时候,也是集议。毕竟干仗的时候,下面军户靠不住,全靠各家子弟和家丁,战力属于私军,自然话语权也因为战力分散而分割了。

赵期昌看向本所佥事,黄允良缓缓点头,勉强一笑似在激励,看向与自己交好的几名佥事:“本官赞成,诸位说说。”

“咱后千户所也赞成。”

先后的赞成声中,戚继光气的脸颊涨红,靠这样没了良心的军官来剿倭,怎么打!

冷场片刻后,戚继光捋顺心中郁气,环视左右道:“好,现在白石墩的管事百户有了,那十五名墩军,十五名军余怎么凑?对了,还缺一名总旗。”

一名佥事开口:“中千户所出一户,各所出两户,这就能凑齐十五名墩军。至于十五名军余,大伙凑钱雇佣人手,可好?”

一户兄弟几个,有正军必然有军余,他这意思很简单,这种拨出一户的割肉任务,可能各处只送一个光棍来。

给京城春戍、秋戍的班军每个卫都是有定额的,军户逃亡凑不齐怎么办?卫里集资掏钱雇闲散汉子顶上去……

戚继光摇头:“雇来的人靠不住。这样可好,各所出血本,拿出大户来。这样正军、军余也就齐全了,又是宗族兄弟,临战靠得住。”

军户逃亡严重,每一家军户都等于挂在卫所编制里的各家佃户,直接拿走十五个大户,基本上是不可能。

没人吱声,赵期昌冷眼旁观。卫所军制这么霸道的东西,死活是被这群蛆给玩儿崩了。有地,又集中居住,钱粮自足,还可以拥有武备和操训,只要舍弃小利益,完全可以弄出一支耕战强军,到时候什么东西抢不来?

别人可以当哑巴,赵鼎明不成,抱拳道:“戚掌印,我弟即为白石墩管事百户,我老赵家不能让人笑话,出三户七丁十八口人做家丁赴任白石墩。我弟又素有主张,何不问问我弟这个正管百户的意思?”

赵家可以割肉,但不是把人交出来隶籍黄册变成卫里的军户,而是送到赵期昌手里当家丁佃户。何况,人口繁衍下来,他手里的土地已经劳力过剩,分流出去一些也是必然。

戚继光缓缓点头,这都是不用明说的东西,他虽然初理卫事,但也知道各家将军户视为己物。便问赵期昌:“赵百户,对于白石墩墩军重建一事,怎么看?”

微微沉默,赵期昌拱手:“戚掌印,城中多有无赖闲汉不事正务,滋扰地方民生留之无用。不如卫里出力,将年轻力壮者定罪充军。”

戚继光听了忍不住发笑,周围各人都笑了,若充军这么简单,卫里早就把登州城给收编了,戚继光强忍笑意:“本官也想为地方平靖出力气,可这不在本官职权范畴。”

赵期昌继续说:“即不好明着来,那就绑了送到白石墩。卫里借下官几名老军做教头,立下军规,鞭子打下去,便能老实下来。以倭寇之凶残,他们也不得不坚守白石墩,死战到底。”

好狠的心肠,难怪敢去白石墩。一些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感叹着,也跟着继续做笑。现在白石墩的管事百户找到了,不是自家人,却是自己人,那就没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