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鱼落知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黄雀在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感觉不妙的杜金海瞬间来到常道诚身边,想抓起他先远离此地。可还没等他把常道诚拉出淤泥,身边的水就以两人为中心慢慢飘散开来。

  对!就是如眼见这般,河水向上倒流飘散开,在两人周身一丈左右,显露出一个如被透明玻璃罩住一样的空间,里面无一丝水气。

  脚下淤泥也变的结实,直接把常道诚从淤泥里给顶了出来,就连其裤脚上的泥土也变的干硬。

  已不容得杜金海多想,连忙放开常道诚,警惕的扫视一圈。再看看身上的衣服,心中已然明了,看来是避水决不错了。

  既来之则安之,杜金海大方地拱手道:“不知水神驾到,有失远迎!”

  常道诚则躲在杜金海身后,右手搭在其左肩膀上,探个脑袋好奇地看向杜金海拱手的方向。

  可惜两个人都看错了方位。

  说话间,两人右后方七尺处一道身影正慢慢显露。

  那是一个身穿黑色劲装,腰扣玉带,脚踏虎头靴的清秀女子。身材高挑,一头乌黑秀发被一根蓝色飘带垄系在脑后,胸前绣有飘云流水的补子,如立体般。

  在这女子彻底露出身形后,杜金海二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杜金海转过身又重施一礼。

  这女子则轻轻点头示意,双手背于身后更凸显波澜,只是不见其开口,也没有动作,示意后就静静的看着二人,像是有所思量。

  被盯着看的二人大气都不敢喘,避水决内安静的落针可闻,无奈之下杜金海壮着胆子,打着稽首开口道:“水神大驾,不知有何吩咐?”

  “岂敢僭越,我不过是小小河神罢了。”女子河神没一丝人家烟火气冷冷道:“你二人因何来此。”

  “水神大人容禀,我二人乃是受姜云姜公子指点来此一观,误扰水神大人,还望海涵。”杜金海实言相告。

  分分钟就把姜云卖了个一干二净。

  常道诚心中除了见到女子河神的惊恐,还特别惊讶,现在他居然能自由呼吸,尽管还是不敢喘大气。

  闻言女子水神眼神闪动,心底暗道,“难怪如此。”

  只是她并未看出这二人有何不同,还是冷冷道:“你们脚下现有一聚灵阵,这个聚灵阵是用于聚集水底灵气不外散飘逸,避免了这段河水成为死水,这座大阵的阵眼则是一枚聚灵珠,而我就是在此看护这座大阵的河神。

  想必你们也看的出来,此地双龙衔珠的地势,而这枚聚灵珠还有充当珠玉之能。若没有这个聚灵珠,福地将不复存在,两龙势必会成搏斗之态。两虎相争还必有一伤,更何况是双龙,那时风水宝地也将会成大凶之地,祸及两岸。你们之所以没有看到聚灵珠,是因为珠体上被大罗金仙施布着隐气藏身的法决,以免被歹人夺取。”

  或许是许久未与人言语,故而女子河神显得滔滔不绝,不仅说明了此地的状况,还直截了当的点明二人心中疑惑。

  自从淮河龙王把龙宫连同龙珠一起迁走,天上神仙不得已在此设下聚灵阵,这枚聚灵珠已在此聚集了六百年的灵气,为上下河道的流动作出可谓是功德无量的贡献。

  奈何灵珠本身材质就不是上佳,再加上历年来洪涝灾害严重。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历经那一年黄河抢道后,九甲子已是此珠的极限。

  而就在一甲子前,有人族大能为护大淮开了金口,以保聚灵珠不分崩离析,敕了偈贴谶语,“瓦石难当,珠玉在前。”

  也是因为这个谶语,聚灵珠现已开了心智、初俱人形,化为人形后就欲逃离此地,不愿再受阵法围困和龙衔之苦。

  淮河现任河神不得已发动神通从上下游卷挟来大量泥沙,以淤泥堆积覆盖。那时灵珠初开心智尚不知事,如幼儿般全凭喜好,故而不愿穿泥而过污了自身,也不愿待在阵眼处,就一直还算安稳的晃荡在大阵里。

  可后来那位开金口的大能得知此消息后,不愿把自己的道德文章深埋地下烂泥中。佛家的舍利偈贴也不染尘埃,就撤去偈贴谶语,只剩下道家和阴阳家的符箓大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