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希腊的罗马之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突发状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让,经常相互骚扰”班宁道。

  “没有大规模开火?那就还好”,君士坦丁闻言松了口气,还以为三方在非洲发生了冲突呢。

  君士坦丁来回渡着步子,思考着应对当下局面的对策。

  片刻后,君士坦丁转身看着班宁道:“这样,我们分开行动,我在美国等待美国政府的消息,你立刻返回刚果”,君士坦丁道。

  “刚果河的情况你最了解,一直主导刚果委员会在那里的活动,这个时候你必须回到刚果。”

  “你不必过于担心,到了刚果后,稳定住队伍的情绪,给他们鼓鼓劲,法国人现在在非洲快速扩张,不太可能对刚果委员会做出太过激烈的应对,让他们不必畏惧法国人”,君士坦丁吩咐道。

  19世纪前中期,欧洲殖民各国更关注的是那些能够直接获取巨额收益地区的殖民地。

  比如英国的印度,法国的印度支那(越南),荷兰的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

  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土地开发成熟,能够大量出产各种资源和粮食以及经济作物。

  在殖民者来到这里之前,就已经存在有组织,成熟的文明了。

  经过军事、经济、政治的手段进行征服后,宗主国每年从这些地区能够攫取巨额收益。

  例如东印度群岛的香料,一直是荷兰人的主要交易商品。

  与这些富裕繁华地区的殖民地比起来,非洲穷山恶水之地,野蛮荒凉,而且气候对欧洲人也不友好,除了一些战略位置重要的地点,并不受欧洲人重视。

  因此,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于非洲的控制,仅限于那些作为远洋船只中转站、商业基地的地区,例如南非的开普敦,西南非洲的鲸湾等地。

  直到19世纪80年代,进军非洲的各项技术条件趋于成熟,各国先后吹响了进军非洲的号角:

  法国1880年大举入侵西非、1881年入侵突尼斯、1883年入侵马达加斯加;

  英国1882年占领埃及、意大利入侵厄立特里亚;

  至于航海先驱葡萄牙,虽然已经衰落了,但还牢牢控制着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