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夫人别打我祝从之池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2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一怔:“何人?”

“宋济征。”

皇城。

“啪”的一声,一个汝窑茶盏被皇帝摔了个粉碎,他气得在天策宫里转了两圈,把奏本全部都摔在地上:“简直是荒唐!朕令唐恒领军五万,镇守兖州,怎么好端端的就生了急病,如今卧床不起?五万兵马如今群龙无首,该如何作战?”

皇太子是今上长子,生母是皇帝的贵人,身份低微且早早亡故,太子一直寄养在宁妃名下,殿中的大臣们呼啦啦跪了一地,太子掖手道:“父皇息怒,唐将军南征北战也久,可大都是和南面的蛮子交战,只怕到了北地水土不服,人吃五谷,岂有不生病的道理。”

皇帝拂袖,坐在御座上,环顾立于朝上的群臣:“你们说,何人能胜任这五万兵马?”

兵部侍郎陈登是庆阳公主一手提拔的,他手举笏板沉声道:“何庆忠将军在北地多年,对北地兵马地形都十分熟悉,再加之他乃定北军主帅,由他驱策这五万兵马,再合适不过。”

皇太子却淡淡一笑:“儿臣以为,兖州与靖安相距数十里,匈奴人兵马分散,咱们也应兵分两路,何将军驱策靖安城兵马,另派一名将军,指挥这五万兵马。”

皇帝沉吟片刻:“你觉得,何人可担此任?”

“宋济征。”

皇上怒极反笑:“他御下不严,污蔑臣子一事亦与他难逃干系,朕收缴他的兵权,令他闭门思过,他还日日叫屈,朕难在信他。”

“父皇特赐儿臣监国之权,儿臣岂能辜负父皇信任,近日来,儿臣派遣人马至邺城、滨州一带,获得密报一份,此人看似平庸,却在靖安城根系庞大,党羽众多。调查太过深入,只怕打草惊蛇,故而儿臣没有深入调查,可对于此事,儿臣有八成把握。”太子说着,把手中的奏折递了过去,他目光灼热地看着皇帝,“诬陷祝景行者另有其人。”

祝从之红着脸来来回回走了两圈,心里越想越不是个滋味。路边有个石子,他飞起一脚踢了出去,成壁跟在自家公子身边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看着自家公子时而长吁短叹,时而眉梢微挑,难掩喜色。

忍不住偷偷拉住半途经过的张军医再三询问:“那贼子的迷药,会不会伤脑子啊?”

祝从之自己想着心事,却没料到自己的腿却顺着拐到了刘万时的营帐门口,如今两军合在一处,除了折耗的人马之外,还有五千人,队伍一时间壮大不少。

刘万时的营帐离池穗的营帐很近,祝从之正抬腿想走,没料到刘万时的门帘被撩开,池穗和他一同走了出来。

这时若是被看见了,岂不是以为他蹲在人家营帐门口,刻意听墙角么,瓜田李下,这怕是说不清了,他蹑手蹑脚地在营帐侧面的阴影里蹲下,一边挥手拍了拍腿边的蚊子。

我可不是在听墙角,祝从之暗暗说,我只是怕被发现,解释不清。

不得不说,他这个位置当真是选的不错,不光能看清二人的动作,连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不听墙角的祝大人,听得津津有味。

“此事没有定死,暂且不要声张,”刘万时平和地一笑,眉目舒展,“你的伤口也要当心,这几日最好先不要去练兵了,反正有我在,你的兵马我也能照顾一二。赫连颉受伤,他们只怕近期也不会有太大动作了。”

池穗笑着点点头,她脸上的神情也十分放松:“如此就多亏了刘大哥了。”说着伸手握住了刘万时的手,“有你在,我也安心不少。”

祝从之有些后悔自己选了这么个位置,他更后悔自己为什么顺路就走到这来,他的脸像锅底一样黑,怒意就在心底翻腾,可是却无处发力。

气得他狠狠揪了一把身侧的草,弄出了一点动静。

刘万时耳力极佳,立刻往这边看过来,吓得祝从之连忙又锁紧了营帐后侧的阴影里,这人是属猫的吧!耳朵真他娘的尖!

“那边是不是有人?”刘万时皱着眉,连连盯着营帐的阴影处。池穗方才却看清了,一抹笑意浮上她的眼睛,她轻轻咳了一声,“我瞧见了,好像是一个山猫,这东西怕人,只怕是走错了路,已经跑走了吧。”

刘万时点点头:“我听说了你这里这几日的事,只怕是出了内鬼,你找机会要好好彻查一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咱们在明处,只怕日后还要受周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