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工业强国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全票通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声明一下,我因为无法绑定手机,在起点app上无法发表评论,也无法回复大家的评论,请大家谅解!

  ……

  会议继续进行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刚才讲了房子建在马路边的问题,农是根本,粮食能救命的问题,还有未来农业是高度机械化集约化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好像毫不相干,又与我们现在没什么关系。

  其实这就是我今天要提出的农村改革计划的主题。”

  王学礼讲话条理分明,看似毫不相关的三个问题,被他用一双无形之手,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了。

  “家庭联产承包制分田到户,起始于1978年,但是真正全国施行是1983年,到如今才短短十二年的时间。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分田到户,是对生产力的一次极大的释放。

  这一点,大家应该心有体会。

  我们从饭都吃不饱,到如今家家户户有存款,几乎家家户户建了两层红砖楼房。

  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我们实实在在见证的。”

  讲到这里,在场的人都心有体会,生活确实变好了。

  不过,王学礼马上就话风一转。

  “但是,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永远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开始是有助力,到后面就变成阻力了。

  结合我前面讲的,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农业产出,可能只占家庭总产值的百分之几,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可问题是,种田也要花时间啊!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严重耽误了农民赚钱的时间。

  这下就不要我说了吧!你们用脚也会投票,果断将田土拋荒,一心一意去工厂上班,或者去外面赚钱。”

  王学礼讲的这种情况,其实在同华村已经发生。

  是那些没有老人的家庭,年轻人要上班,无人打理田土,只能将田土转包给别人。

  虽然没有抛荒,其实结果也差不多。

  因为家里有老人的,总是会老去,那他又转包给谁呢?

  结果已经可以预见。

  当然啦!同华村是特例,因为同华投资集团的原因,同华村的年轻人,已经基本变成了工人。

  这其实是工业化造成的结果。

  是工业在抢农村劳动力,造成田土荒废。

  放到全国,至少还要二十年。

  而且还不会这么极端。

  毕竟不是个个村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中国的工业也没有这么高度发达。

  “我今天提出的这个农业改革计划,就是代替家庭联产承包制的。

  就是将农业股份化改制。

  我们全村人,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