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工业强国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第一堂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七月二号下午三点,上课铃声刚响。

  王学礼身穿一套隐性条纹格子西服,白衬衣,但是没有打领结,一双系绳黑色真皮鞋,左手拿着备课教案,笔直的紧贴着大脚,纹丝不动。

  右手却前后甩动,腰杆挺直,迈着大步朝教学楼一楼的综合大教室走来。

  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是那样的巍峨挺拔,配上他一米八五的大个子,能令人一见生畏。

  “老师好!”

  当他走进教室时,全体学生一齐起立,向他问好!

  “同学们好!请坐!”

  王学礼几步就冲上了讲台,将教案放好之后,就微笑着扫视了全场。

  “大家对新校服还满意吗?”

  “满意……”

  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套校服还是我设计的呢?

  你们满意就好!”

  王学礼非常自豪的告诉了学生们,这是他的杰作。

  九十年代,除了沿海部分贵族学校有校服之外,根本没有校服一说。

  这些从天南海北选出来的孩子,也从没见过校服。

  王学礼设计的这套校服,可不是后来饱受学生垢病的运动服,而是学习日韩设计的新潮西服,很有青春范。

  而且用料高档,面料含75%的澳洲羊毛和25%的涤纶,既兼顾了舒适性,又笔挺平顺。

  最让他得意的设计是学生胸前绣的校徽。

  同华两字的拼音首字母,扁扁的,呈扇形排列,而同华两个艺术体汉字,却上下排列,上部大,小部小。

  整个校徽,像极了一片扇贝壳,又像一只小孩脚掌,极具辩识性。

  王学礼闲聊了几句,活跃了一下气氛,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刷写下了“衣冠南渡”,这几个字,然后转身提问。

  “同学们,有谁知道衣冠南渡的典故吗?”

  “知道,是讲的西晋时期,北方的士大夫,被胡人追赶屠杀,被迫渡江南下的故事。”

  他话音方落,就有同学抢着回答了。

  “很好!看来同学们的历史都学的很好。

  但我今天不讲历史,我只讲衣冠两字。

  在古时候,读书人和士大夫集团,对仪容衣冠,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以此来区分广大的贫民阶层。

  在诗经,中庸,大学等书籍里面,都有详细的描述。

  西方社会,对绅士的要求,首先就是要仪容规整。

  阶级一直存在,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现在虽然说全民平等,实际上普通人和精英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