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四章 科举考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个要怎么做。

  然后又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些答案。

  最后心满意足地将笔墨搁置在一旁。

  有人天马行空,在纸上面写道,寺庙有多高,有多大,里面有几个和尚,有没有旁人。

  若是按照一般的寺庙来的话,没有民众,只需要在寺庙门前倒上油,不需要惊动里面的和尚,在天黑风高的时候,等那些和尚都睡觉,再一把火将寺庙给烧了,寺庙绝对逃不掉。然后油也有坏有好,得用最便宜的油,这样子可以减少损失。

  除了用火烧,还可以水攻,比如在大江那边的一座寺庙,只要将堤坝给放了,那水冲冲冲就可以毁掉那座寺庙。最下等的方法还可以派兵包围。

  要如何将寺庙给毁了,一本兵书值得拥有,在下不才,但懂得兵法三十六计。若是丞相想将寺庙给毁了,只要在下出马,那些寺庙瞬间荡然无存。

  萧榆闲着没事在考场里面转一转,见到这个答案,整个脸都是僵的。好家伙,你当你是兵仙转世。

  现在论的是如何收拾寺庙,怎么,好像也可以这么答。既然你学的是兵法,你来科举干什么,参加武举不行?

  而且这些招式怎么出的这么损,全部都是阴招。萧榆看他上面写的名字,白竹。

  这种人,最好还是不要留在朝堂上,太阴险了,也太自大了。

  最后,萧榆走到了许滨那边,打算看看他写的什么玩意。

  看了一下,还算中肯,没有太过惊艳,却也不会失望。

  ………………

  过了半个多时辰,大概一个小时二十分钟。钟声敲响了,代表结束作答了。

  “将他们的答卷收起来吧。”萧榆听到了钟声响起来了,然后那些学子停笔,起立。

  那些正八品的官员便上前将那些学子的答卷收起来,还挺有礼貌的,往后都是同僚了。没准比自己还高位。

  之后便有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对着萧榆说道:“尚书,这是第二道题目,是刚才陛下和丞相一同商议的题目。”

  萧榆拿起题目,脸都皱成一团了。

  只见到题目写的是三选一。

  一是论道路修建的利与弊,得与失;二是论如何花费最小的成本在全国各地修建道路;三是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同样,先王之政,不适应于当今,请从此次修建道路的角度分析何谓变,何谓不变?

  这谢纪还真跟道路干上了。

  这题目一点都不标准,以往的题目都是对四书五经进行议论的,谢纪这一来,就专门针对道路了。

  这要是没有了解的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能连这个题目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之前那个寺庙也是一样,他看见有的书生都下不了笔,最后只能草草提交一个答案。

  就算了解,又不是这方面的专长,也只能对视一下,相视一笑。

  还有第三个题目,什么叫做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还有这意思就是在说先王的政治主张不适用于当今,这一个观点就能够让众人不服,更别说还要从道路的角度来看待。

  这三个题目,不离开道路一步的,不过他猜想,也就第三个可以让人答一答的。可能就对着前半句话喷,至于道路,不了解的自然会略过。

  不过陛下也认同了这份试卷,那便答吧。

  “第二题,三选一……”

  萧榆的声音传下去,并命人继续将题目写到一张大纸张上面,传给各位看。

  “这……这谢纪逗我们玩呢。”那些书生一看到题目有的就有点生气了,他们背好了四书五经,就让他们答这个。

  “三选一啊老兄,往常可没有这么好的题目。”有人一看,眼睛亮了,这次的题目居然是三选一,这感情好,第一道和第二道不懂。但是第三道还是可以写一写的。

  于是提笔写下一大堆文字,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这时候有人看见这个题目,再看看自己袖子里面的小抄,瞬间索然无味。

  这谢纪的题目,想抄都抄不到。

  于是环顾周围,东张西望,看见那些官员没有看到他这边,于是就小心翼翼地转过头看了一眼。发现后面的考生居然写了一句话。

  “本人的答案便是这句话。”然后就没了。

  心里妈卖批的,你为什么坐我后面,然后转过后回去,便看见萧榆再盯着他,心中想完了。

  不过萧榆只是从他身边路过,一句话都没说,装作没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是派往工部的,和他无关。

  “尚书,有人作弊,你不管管,就当做没看见?。”萧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旁边一个考生站起来指着那个将头转过去的考生说道。

  这个动静,惹得其他考生转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