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朕准备废节度使制度,爱卿有何想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上。

  曹正淳能在这个时候,送奏折进来,说明这一定是皇帝想要知道的。

  否则,完全可以等到明日,跟其他奏折一起送上来。

  李祀打开奏折,一眼扫去。

  奏折上是关于河西一地的详细信息。

  河西位于大唐北方边疆地区,与突厥等地接壤。

  大唐在河西囤兵五十万,设立河西节度使的目的,便是为了防突厥。

  突厥位于北方,属于游牧名族,民风彪悍,突厥铁骑堪称骑兵之最,哪怕有河西节度使常年驻守,突厥铁骑也时常冲破防线,在大唐边疆地区烧杀抢掠。

  李祀看着这些奏折,眉头紧锁。

  河西一地,河西节度使掌握一切大权,李祀现在思索的是,如果将河西一地收了回来,该如何管理?

  若是撤掉河西节度使一职,又该以什么职位,进行代替?

  这点非常重要。

  否则,数十上百年后,又是一个新的拥兵自重的地方节度使。

  这与李祀事与愿违。

  “节度使制度啊...”

  李祀轻叹一声。

  大唐的节度使制度,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太大!

  地方节度使拥有了行政、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权力。

  长此以往下去,节度使在自己的地盘上成了小皇帝,势力越来越大,自然会出事。

  只是,如果单纯的收回节度使权力,又不行!

  节度使镇守边关,抵挡异族入侵,需要的就是统筹一切的权力。

  否则,要是事事都需要跟皇帝禀告,得到皇帝允许,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等到皇帝的命令,从长安传到节度使跟前,恐怕边关早就被异族攻破了。

  以河西为例。

  从长安到河西,即便是快马加鞭,日夜赶路,至少需要三天。

  来回就是六天。

  也就是说,如果节度使没有统筹一切的权力,当节度使做出一个决策后,最快需要六天,才能实行。

  平时还好,但如果是在异族入侵时,就不合适了。

  战场瞬息万变,别说六天,六个时辰都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李祀正在思索,废除节度使制度后,究竟以什么样的制度代替...

  李祀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传杨太尉入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