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从1934年12月中旬起,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一起为挽救党和红军进行了积极的斗争,并一步一步地向胜利迈进。通道会议为战略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黎平会议则实际上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进军方向问题,实现了通道会议提出的“转兵”任务。这是湘江战役后,毛、张、王这个“中央队三人集团”对博古、李德等错误领导进行批评,开展争论的结果,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取得的第一个重大的胜利。而张、王在黄平桔林的谈话则是变换军事领导的最初酝酿。猴场会议坚决执行了黎平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黎平会议的胜利,并从组织上限制了最高“三人团”的最高指挥权,恢复了政治局的应有权力。所有这一切,成为遵义会议的前奏。

1934年的冬天是寒冷的,似乎凝聚了1年的痛苦和不幸。这1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十分凝重和惨烈的1年。但是,正如冬天过后是春天一样,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即将重新占领中国革命的大舞台,扮演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重要角色。

3历史转折

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漫漫的长夜,犹如一股巨浪托起欲沉的帆船,历史在这里转折,革命在这里找回希望。谁手上掌握真理就跟谁走,毛泽东掌握真理就应该由他掌舵——这是用十几万红军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这也是群龙竞翔得出的结论。

初到遵义,未雨绸缪

猴场会议后,红军昼夜兼程,直扑乌江,眼盯遵义。

乌江是贵州省最大的一道河流。它从西南到东北斜贯贵州全省,也是黔北各线的一条天然屏障。

1935年1月3日,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当薛岳部吴奇伟、周浑元2个纵队追到江边时,红军已拆毁特意搭起的浮桥,浩浩荡荡地向遵义挺进。

遵义,北倚娄山,南临乌江,形势雄峻,为黔北重镇。战国时属夜郎国,汉时设县,到唐代改名遵义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