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水师笔记李彪周冰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引子(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死于喀喇城。

开始亲政的顺治帝按照中国历代帝王沿袭的惯例,派人寻找“万年吉壤”,但未如愿。

终于,顺治帝御驾亲征。他们沿长城向东来到河北遵化县所辖的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举目四望,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腾涌越,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间,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气盎然。东西两项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在惊讶于这天造神赐的宝地后,大声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他来到一块向阳之地,跳下坐骑,十分虔诚地向苍天高山祷告一番,而后取出镇国奇宝——九天珠,系于全漆箭翎之上,弯弓满石,振臂一射,那箭便穿云度日,飞落于正面凤台山的山阜之前,入地盈尺,振振有声——“箭落穴定”。

臣僚、术士们赶到山前,找来木锨在“九天珠”的四周地上挖出一个磨盘大的圆坑,谓之“破土”。这个圆坑便是陵寝地宫“金井”的位置,待陵寝地宫修好后,将第一锨土放入“金井”之中,标志着皇帝死后依然拥有黄天厚土,并和他生前的大地永远血脉相连。

顺治传谕,改凤台山为昌瑞山,臣僚们又找来一斛形木箱,盖在“破土”的位置,不再让它见到日、月、星光,同时委派人员在此日夜守护,以待动工兴建。

烈风里,马背上的顺治厉声道:“九天珠为大清龙脉镇守神器,不能移动半毫半寸,有违令者,诛九族!”

“奴才遵旨!”

一位位大臣战战兢兢,跪在地上。

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詹岱告发多尔衮谋逆,顺治帝命令毁掉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因果循环,多尔衮死无葬身之地。

顺治也万万没有想到,二百年后的大清帝国,出一位叶赫族的女人——慈禧,她将皇宫紫禁城中汉白玉阶梯的龙凤位置颠倒,舞乱乾坤,亲自垂帘听政……甚至为改善自己百年后所葬的东陵风水,不顾群臣反对,启出“九天珠”。

慈禧也万万没有想到,她所葬的东陵在一九二八年五月,被军阀孙殿英的工兵部队给炸。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孙殿英手下悍将——刘凤鸣少校带着士兵在一位道士引导下,把慈禧陵的地宫大门轰开。

一具硕大的棺椁静静得停放在棺床上……

“给我开!”一声令下,阴冷死寂的地宫中,顿时响起镐头利斧的撞击和刺刀的沙沙声响。

马灯和手电忽明忽暗,忽左忽右地照射着木棺,利斧和成排的刺刀在光亮的映照下,闪着道道寒光,兵士们憋足劲用力向上撬着。

突然,木棺中传出“喀嘣”一声巨大响动,整个棺盖“哗”地蹦起一尺多高,紧接着,一阵凄冷冰凉和阴风黑雾“呼”地一声窜出棺外,直向兵士们的面部扑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像被重重地击一把石灰,痛疼难耐又涕泪俱下,眼前一片漆黑,头脑一阵晕眩。就在这个瞬间,众人抽刀弃斧向后滚爬而去,蹦起的棺盖又“咣”地一声回到原位。

“都别慌。”道士的口气很平静,向棺材轻轻挥挥拂尘。

“奶奶的,瞧你们的狗熊样!”望着兵士屁滚尿流的惊恐之状,刘凤鸣端着大张机头的手枪,站在地宫出口的地方,一边骂一边命令所有持枪的士兵都将枪口对准眼前的木棺,呈扇形慢慢包抄过来。

他同时严厉命令,一旦出现慈禧炸尸伤人的不测之象,先以刺刀相拼,奋力搏击。万一慈禧尸身刀枪不入,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