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杨昭容绮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声东击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凤歌就在东山岭下扎营,和那日苏的兵一起巡逻埋伏,只要东山岭上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及时上去支援。那日苏十分勤勉,每日都起得很早,在营里练武,他使的也是一把长鞭。看起来比千落的长鞭要长上很多,是牛皮编织而成的。凤歌日日早起,几乎都能碰到他。

到哲里的第三日,凤歌起得很早。按照推算,吐蕃的兵现在也该到了,全营上下都很警觉,那根弦紧紧地绷着,丝毫没有松懈。凤歌早起练武,正好碰到那日苏在使鞭子。他的鞭子使得很好,翻云覆雨犹如身体的一部分,无论是从远处取物还是劈打斩杀,都凶狠十分。凤歌看他使得灵活,不禁叫好:“将军的鞭子使得出神入化,如同你身体的一部分了。”那日苏听到赞赏,顿时停了下来,摸了摸后脑勺,嘿然笑得:“你客气了,昨天我见过你舞剑,我下辈子可能才能有你舞得那么好。”

凤歌笑道:“我能看看将军的鞭子吗?”

那日苏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双手将鞭子递给凤歌。他接到手上,才看到这条鞭子是用牛皮有特殊的技法编织而成,每一根牛皮上都串了无数细小的棱角分明的小铁片,那些铁片都是开过刃的刀,虽然小,但是密密麻麻串满整条鞭子。如果鞭子沾到身上的话,那些铁片就会嵌进血肉之躯里,顿时皮开肉绽。凤歌道:“将军的鞭子好精妙,是何人所制的?”那日苏道:“是我自己打的,普通鞭子全靠手劲劈力制敌,前线对战,会受到很多限制。如果在里面嵌入铁片,只要鞭子沾到的地方,决计会撕下一块肉。所以我编织了一条这样的鞭子。上面大概嵌了两百多个开了刃的铁片。”

凤歌拊掌称好:“将军的想法真是绝妙至极。”忽然想到托娅也有一条鞭子,只不过是银鞭,于是问道:“托娅的鞭子也是将军编的吗?”一听凤歌提起托娅,那日苏的神色微微有些不自在,他顿了顿,方道:“二公主的鞭子是我做的,只不过不是编织的。”

“那是如何打造的?”凤歌追问。那日苏道:“二公主使鞭子,会受到力度的限制,如果她用我这种鞭子,如果对方是成年体健的男子,那么他如果咬牙截住鞭子,用同等的力道还回去的话,二公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所以她的鞭子是用无数的银片制作而成,那些银片就像鱼鳞,下端打造成刀刃一样,上端穿孔,再连接起来,鞭子中间做个机括,机括开关就在鞭子的把手上。把手又备有系带,对仗时她可将鞭子绑在手腕上以免脱落。按动机括则是杀人的利器,被人掣肘时也不至于反而成自己的累赘。”

凤歌听完之后,更是称赞不已,世上居然还有心思如此细腻的男子,制的兵器也如此与众不同。他将鞭子递还给那日苏:“将军奇思妙想,凤歌佩服佩服,只是鱼鳞长鞭如此好,将军为什不也使鱼鳞长鞭?”那日苏将鞭子别回腰间,说道:“鱼鳞鞭虽然很稳妥,可是在战场上使用终究不便。况且,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就算死了又怎么样?可二公主不一样,她天生娇贵,就算在战场上,也该被小心呵护。”

他眼中有了柔情,凝睇着远处的雪山,变得温柔无比。凤歌问道:“要做一条鱼鳞长鞭恐怕要很费些功夫吧?”那日苏点头:“鱼鳞长鞭总共用了大大小上万片银片,为了做出来的鞭子能够顺滑趁手,每一片银片都必须光滑,大小也得合度,很费功夫。我前前后后将近用了四年功夫,才将银片做完,后来还要研究机括,更是费工夫。二公主八岁开始学鞭子,直到她十三岁,我才将鞭子交给她。”

花了五年时间,就为了做一条鞭子,怪不得凤歌看到托娅的那条长鞭闪着润泽的光芒,一看就是十成的上等货,这是凝聚了那日苏五年血汗的作品。凤歌佩服得很,连连道:“凤歌这辈子恐怕也难以望将军的项背。”那日苏转过头看着他,微微皱了皱眉眉:“你要看什么?”凤歌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一时间说得痛快,忘了他一个回鹘人听不懂中原的成语,又解释了一遍,道:“我的意思是我这辈子恐怕都不及将军。”那日苏哈哈大笑,又说:“二公主回来之后,跟我讲过你的事情,能从契芯三百死士中数次将她救出,仅凭这一点,将军便是人中豪杰。二公主那样的功夫,都难免被他们重伤,可见凤将军实力不假。”

凤歌道:“只是恰巧是在我的地盘上,回鹘死士有所顾忌罢了。”那日苏忽然转过身,恭恭敬敬地朝凤歌做了一揖,道:“这几天,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向你致谢,可你忙军中之事一来二去有所不便,到现在才有机会向凤将军道声谢。”凤歌见他对自己行了军人最高的大礼,慌了神,忙去扶他:“将军这是做什么客气?”那日苏缓缓抬起头,道:“多谢凤将军救了二公主的性命,从此以后凤将军就是在下的恩人,只要有使唤的事情,凤将军只需吩咐一声,我一定刀山火山在所不辞。”凤歌嘿然笑道:“将军客气了。”那日苏忽的板着脸,一脸严肃地看着凤歌,一字一顿道:“凤将军,咱们回鹘人说出去的话就像是高山一样,不会是玩笑的。”凤歌见他执意不肯起来,只得虚声答应:“将军先起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那日苏拍拍胸脯:“一言为定。”

那日直到下午,东山岭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按照他估算的,就算吐蕃士兵走得再慢,这日也该到了。可是埋伏在山这边的士兵总是来报,吐蕃的士兵不仅没有出现,就算是百里之外,目之所能及的地方,都吐蕃士兵的影子。凤歌隐约觉得事情不妙,或许另有变数也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