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末儿执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对酒城南风雪庙,习武阿贡石头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什么的他还听过,这大河梯云纵是个什么武功?

  “刘兄勿怪。这大河梯云纵是家父朋友借鉴武当梯云纵减要而成的一路步法。其大成之后的速度完全不弱于我施展的飞燕步!”

  “你这长辈取名字还真是随意,不知道我还以为他住大河岸边的。”

  “咳咳,我这长辈还真的住大河岸边的。”

  “……”

  ——

  刘招孙是武将,功夫底子都是实打实的外家功夫。这种功夫没有内功的辅助,全靠一身武力。碰着一般人绝对可以一对十,甚至是几十。但是碰着真正的内功高手,这外家功夫却又是不行了。

  虽然没有内外家功夫实实在在比拼的先例。但是外家不如内家,内家不如持武器的内家,这是整个武林的共识。

  宋黔二人在城南庙休养了半月,等着宋黔的伤势彻底好了之后才出发去了赫图阿拉城外的阿贡山。

  练武,尤其是走内功的路子必须得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城南庙虽然在城外,但是时不时总会有些人来庙里。尤其是开春之后,相较于冬天来的人就更多了。

  “吞吐三息,凝天地之气集于丹田。”

  “丹田之气聚集,天元为基。”

  “天元非本元,聚之方高台。天元以为中,散天元中之气,发丹田中之气。气息二为一,化气于已身。”

  “纳…”

  “吞…”

  “吸…”

  “吐…”

  阿贡山顶,宋黔二人盘坐在一块巨石之上,从内功基础的心法开始学期。从一开始每天卯时和酉时到后面的每天酉时到卯时。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两人就在原地盘坐吐纳。

  这种内功心法修行最早形成于晋朝的修道士,在宋朝逐渐被武林各大门派引用并完善。不过即使到现在,由于各派的退出武林和对自己本门内功心法的敝扫自珍,以及修行内功心法实在是太苦的缘故,内功心法并不盛。但真正将一门内功心法练到极致的却无一不是当世高手。

  刘招孙本就行伍出身,自是不怕辛苦。而且不过吐纳一月,他就明白了这种内功心法的妙处。盘坐吐纳更是勤奋。

  五个月之后,宋黔开始教刘招孙大河梯云纵的基本腿法和步子。

  看着刘招孙每日的勤奋苦练,宋黔不由有些庆幸这阿贡山是近半的石头山。不然,在刘招孙那力道之下,恐怕早就被人发现了。

  一天接一天,一旬连一旬。刘招孙几乎把阿贡山山顶的石头给蹬了个遍。宋黔则是踏着飞燕步一直跟在刘招孙后面,给他不时的提醒和矫正。

  “刘兄,左起右蹬腿,侧身腰为基。”

  “提跨起右身,上肢复用力!”

  “左腿蹬!”

  “用内力趋,不要用蛮力!”

  “……”

  ——

  时光荏苒,光阴不复武人身。不知不觉,从宋黔二人上阿贡山的那一天算起来已经过了七个半月。

  宋黔烤着一只才抓来狍子,煨着一壶从城里一家新开的酒坊买来的烈口刀子酒。而刘招孙,踏着大河梯云纵正从远处掠来。

  短短七个来月,刘招孙已然掌握了大河梯云纵的要领。凭借大河梯云纵,他甚至可以潜入努尔哈赤后院。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宋黔的家传内功心法,内力心法与他外家功夫合在一起,他的实力近乎有了质的飞跃。如果再战莽古尔泰,刘招孙有绝对的把握百招之内败了他。

  “刘兄,喝酒!”

  宋黔招了招手,一边给刘招孙倒了一碗酒,一边撕下来一只狍子腿。

  “嘶~”刘招孙一口饮下,不由赶忙吃了一口狍子肉:“好烈的酒啊!”

  “城里新开的浊酒,当地女真人都叫它刀子酒。喝下去就跟刀子插在喉咙一样。”宋黔也跟着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热浪顺着自己的喉咙就流到了自己的胃里。

  “这酒,简直是烧刀子,哪是什么刀子!”

  “哈哈,确实是像烧刀子一般。”

  “来,再干一碗!”

  “好,干了这碗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