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凤起宫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容秀被关在小隔间里,门口站了两个小太监。

  清晨和煦的光透过窗户纸上的破洞,照了一束进来。

  她独坐在一张废弃的椅子上,趁这个时间想了想,今日这一出,怎么会这么巧,被陛下撞见了呢?

  恰巧今日又是干爹休沐的日子,不在陛下身边当差。

  容秀内心自嘲,她大意了,在朝露殿待了十年都没遇到陛下,如今凑巧的事儿都能扎出堆来,先是挑破了与太后有所纠葛,后又被发觉在朝露殿隐身多年,而平时却安排在长宁殿侍候,想想都觉得诡异。

  齐正安怕是等这个机会,等了好久了吧,他是算准了如今这时机她纵然有千张嘴,都说不清了,而他真正的目的,会是什么呢?

  她心里一番思索,隐隐有一个猜想。

  不过现下最要紧的,不是齐正安,而是陛下这一关。

  陛下对她明显是存疑了,不然也不会让她解释,但解释什么却又没说,这不得不让容秀在心里一番盲猜。

  解释为何会与太后认识?她与延寿宫之间是什么关系?

  还是解释为什么来了长宁殿?却又出现在了朝露殿里?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该从何解释,又如何去解释呢?

  “碰”一声,打断了容秀的思绪。

  门口进来一个小太监,说:“姑娘,请随奴才走吧。”

  容秀这才发觉,她已经在这个小屋子里,待了近两个时辰了。

  走到主殿,不过就几步路的脚程,门外侍立的齐正安,见了容秀,皮笑肉不笑的,说:“容姑娘不愧是秦公公一手调教起来的宫女,瞧瞧这份气定神闲,好生让人佩服啊。”

  容秀掠过他一眼,提着裙子上了台阶,站得与齐正安一般高,欠身行礼,说:“齐公公笑脸相迎,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齐正安睥睨她一眼,说:“容姑娘还是早些进去的好,跟我在这磨叽,白耽误功夫。”

  容秀理着自己的衣裙,说:“齐公公别急啊,这横竖都是一刀,奴婢有什么好怕的,倒是齐公公你,该好好想想,奴婢若是能从里面毫发无伤的出来,齐公公的好日子,是不是就到头了?”

  这话倒像是刺激了齐正安一下,他脸上有些压抑的狰狞,嗤笑着低声说:“如今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了你。”

  容秀笑了笑,留给齐正安一个后脑勺,“那我们就走着瞧吧。”

  她深吸一口气,梳理了思绪,推门而进,里面淡悠悠的散发着檀木香,绕过一丈屏风,掀开小门帘,陛下着常服,正在案几前看着奏本。

  瞧她走近,皇帝手中的朱砂笔轻轻勾了一下奏本。

  容秀跪在地上行礼,“奴婢叩见陛下。”

  容秀察觉背脊上威严的压力,心里不禁一紧。

  皇帝目不转睛的看着奏本,面色森严,说:“可想好了?”

  容秀缓缓直起腰身,垂着头,说:“回陛下的话,奴婢愚钝,实在揣测不出圣意。”

  皇帝抬眼看着她,脸上不露神色,说:“那便是没想好了,既然你无话可说,那就传庭杖吧,朕没那么多耐心。”

  小门帘外的太监们听着要传庭杖,便进来想要拿人。

  容秀立马仰起头,看着陛下,说:“陛下,奴婢是真的不敢妄加揣测圣意,故此奴婢要说的,可能并非陛下想要知道的。”

  皇帝冷眼横过进来的两个小太监,说:“都出去,到屋外侯着。”

  两个小太监噤若寒蝉,弓着背走了出去。

  屋内安静,外面冷风吹动窗台的声音清晰可见。

  “说说看吧,是不是朕想知道的,等你说完了,你就知道了。”

  容秀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娓娓道来:“此事说来话长,奴婢捡着要紧的说吧。”

  “从奴婢有记忆开始,奴婢就生活在宫里了,可原本,奴婢是从宫外捡来的孩子。”

  “十六年前,陛下东巡,穆山祭天大典,穆山脚下,奴婢尚在襁褓中,被人扔在一家农舍外,当时那家农舍里,住的是宫里来的人。”

  皇帝回想,十六年前,他初登宝座,政局不稳,江山动荡,为了安抚百姓以兴国策,他才会去穆山祭天祈福,说来也巧,那一天正直大雪,祭天以后,雪突然就停了,百姓都说,这是一年的好兆头,而那一年也正如这个好兆头,五谷丰登,边关安宁,朝局安稳。

  “那一天,雪刚停,农家人出门扫雪,发现了弃婴,据说请了大夫来看,大夫瞧那婴儿冰冰冷冷的,没有一丝生气儿,认准了弃婴没救了,是那宫人心软,把这弃婴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

  干爹花了多大的了力气把她救回来,她自是不知道,但是有位小太医曾经偷偷告诉过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