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血珀乾坤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瑜佳南行 四使跟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一苇渡河足自轻,迎风踏浪稳如松

中原自古兵家地,南朝今日庙兴隆

繁华似锦牡丹盛,锦带玉衣游洛城

今有梅花教立派,卧牛山上建门宗





这一日,瑜佳将,教中一些事情,都交代了,思琪等几位宫主。自己便带着,风云雨雪四使,走出了梅花教,一路南行。

因为是体察民情,便没有飞行。主仆五人一路上,夜住晓行,一路南下。这一日,便来到了黄河北岸。

魏国南方边境,这些年,也是战事连连。由于北方战事多,牵涉的兵力大,多年来也是比较吃紧。所以南方边境,没有太多精力和兵源,多是守的时候多,攻的时候少。此时刘宋皇帝是文帝。将南朝治理的,也是有声有色。

南宋有一名将,檀道济甚是有名。此人著有一书,名为,《三十六计》传于后人。在同魏国一次战斗中,宋军粮草被烧。夜半,檀道济带领士兵,量沙子,将沙子放入麻袋中,上面放上一层白米,次日一早,将沙袋放置大营中。

魏军探马,看到宋军,军营还有粮食。报之主帅,当时的,魏军主帅是安颉,没敢贸然进兵。

檀道济帅兵,安然无恙,大摇大摆,撤离战场。这就是,“唱筹量沙”的典故。后被奸臣谗言,皇帝担心,此人权利太大,恐有叛逆之心。借机将其杀死,这是后话。

这些年,魏军与宋国,你争我夺的,虽大的战役没有,但也没有消停过。

话说瑜佳五人,来到黄河北岸,正准备渡河,但没有渡河的船家。

过去,有一苇渡江之说,瑜佳便说:“今去南国,便要我等去此建工。我等也来他个,一苇渡河,也在世上,留此美名。”

说罢在河边,随手折下一根芦苇,投入河中,随后,飞身落在芦苇之上。运用大神通,芦苇如,离弦之箭一般,向南岸驶去。

风云四使,见公子先一步下水,便也效仿瑜佳,各自也折了一苇,纷纷跳入水中。要说瑜佳五人,都有那飞行之术。过个黄河,轻松的很。

但是用飞行之术,太过诡异。瑜佳也想招摇一把,好为自己南下,创些名声。五人在河中,以芦苇渡河。这动静,马上就吸引了南岸不少军人和百姓。纷纷在远处围观,七嘴八舌的议论。

此举惊动了,南岸魏军守将。守将听罢,心想:何人如此手段?急忙催马前行,来到黄河南岸,查明情况。

此时瑜佳几人,在狂浪中神情自若,悠哉悠哉。没多长时间,几人渡过了黄河,飞身落到南岸。

守将见,瑜佳几人上岸,飞身下马,来到瑜佳几人面前,没敢造次,恭敬说道:“不知先生,哪路高人?渡河而来,所谓何事?”

瑜佳听罢,笑着,从腰中拿出,魏国皇帝给的腰牌。这支腰牌,瑜佳可是一直没用。当年皇帝,给瑜佳这枚腰牌,可是各州县,皆可通行。

见腰牌,如见皇上啊。守将见,瑜佳拿出皇帝的腰牌,急忙跪拜。瑜佳微笑说道:“本君侯,乃姜瑜佳也。此次南下,乃有要事。不知官爷,尊姓大名?何人部下?”

一听姜瑜佳,自报大名,小将急忙,再次行礼。开玩笑,姜瑜佳大名,在整个大魏,可谓家喻户晓。口中说道:“不知君侯到此,望乞恕罪!小人乃安颉大将军帐下,西路先锋官史冲。”

瑜佳听罢,微微点头:“史先锋,不必多礼。众将士,辛苦了。今姜某有要事,便不与你家,大将军见面了。待姜某回归之日,定然拜会你家将军。今日,你我相逢便是缘分,且送你些礼物才是。”

说完,从乾坤世界,拿出一个瓷瓶出来。里面有三十枚,九转还魂丹。递给史冲,说道:“此内为疗伤圣药,只要尚有一口气在,便可治愈。行军打仗难免受伤,好生收下”。

瑜佳没敢说,这是九转还魂丹。如果说了,在这,可能就会来一场,生死搏杀了。要知,一枚九转还魂丹,可就是数万两黄金呀。

史冲接过,又谢过瑜佳。瑜佳同史冲别过。一行五人继续南行。行进过程中,瑜佳神识扫过,每一寸土地。如今瑜佳神识放出,可以感知数千里。各城,各县,山川,河流,全部记在脑海中。为日后,行军打仗之用。

几人数日行程,倒也,没有什么事发生。这一日,几人来到了洛阳。洛阳,乃四大古都之首。当时的洛阳户,已有二十万户之多。人口已达,一百万以上。可谓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了。

这一路走来,瑜佳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便是,这南国的寺院特别多。而且这寺院,都相当富裕。不单单说,这寺院香火,多么旺盛。虽逢战事,但寺院确是个,极好的安身之所。

这里寺院,种田不纳税。而且,每座寺庙的土地,都非常多。大多数,是乡贾士绅赠送的,也有抵押的。那时这寺院,竟然往世间放贷。好多大绅,也喜欢把多余的钱财,放到寺庙,用钱生钱。

在民间,寺院的信誉,还相当好。寺院放贷,那利息更是,高的吓人。民间高利贷,利息还要,比寺院更高。往往是,早间借的,到了晚上还,就要本金还到数倍,甚至十倍。

佛家圣地,本是慈悲之所,虽不像民间那么高,确也是要一、两倍。而且寺院,还开设旅店,收取费用。

所以佛寺,积赞了大量钱财。百姓们,也习以为常。宋文帝也算是,一位好皇帝。这些年,对与官家的民贷,也是免了许多死贷。但是民间的,他这位皇帝,也是没有办法了。

整个国家的钱财,寺庙占得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大部分在,王公大臣,地主老财手中,真正的皇家,拥有的反而不多了。平民百姓少的,就可想而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