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楯山饰利藤井有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杀人考察(伪)-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现实的延续。随后,再生是梦的尽头。

——微笑是虚伪的,真实是痛苦的。

——溶合的心,将人毁灭。

这是不知谁人于曾经写下的文句。其本意无处可证,终究归于不得而知,徒留给读者满腹的疑惑,只剩下十分有趣的对于生与死的辩证。

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应该是所有的人类都默认的东西。

至于要说为何要害怕死亡,这里面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是有尚未完成的事业而害怕殒命;有的人是还没享受足够;有的人单纯害怕死前的痛苦;有的人则是肩负着责任不愿私自逃离这个世界。

总而言之,除非是绝望透顶的人,一般来说都不会轻易选择投入死亡的怀抱吧。

所以,当人们遇到“杀人”的时候,才会格外的恐惧。

“杀人”与“死”是密切联系的东西。因为“杀人”这个词的意义就是将别人的生命给夺走,让他被迫着迈入死亡。

那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东西——有着正常思想的人都会如此回答。

但,有谁能够否定,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他/她没有想过:

“啊,杀了他吧。”

“忍不了了,只能杀掉了。”

“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

……等等一系列的,明显违背道德却又确实是源自内心的愿望的事情呢?

矛盾是实际的。

唯有美德是虚无缥缈的。

人们正是害怕这虚无缥缈而不停反复地于道德与伦理中强调。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文明的象征。但却也只有成年人才能明白这之中的道理,虽说人性本善,但孩童的天真甚至能将正确的东西否定。

——为什么,孩童眼中的世界总是和成人有所不同呢?

这是距今十年以前的一个小小的故事。

这是一个夏天,太阳正火辣辣地用光加热着大地上的一切。

“好,结界的魔力线切断成功……”

一个小男孩偷偷摸摸地在自家的玄关干着什么。似乎是刚好完成,他又轻手轻脚地而熟练地溜到了门口,从鞋柜里把自己的运动鞋掏了出来。

“妈妈,我出去玩了!”

男孩在换好了鞋之后才这样朝屋里喊道,然后麻利地一脚踏了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