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朱慈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大军北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发。

  在这份邸报中,朱慈烺看到了几位大臣上奏的题稿,庆都、栾城、赵州、柏乡、唐山等地遭到清军屠杀。

  其中兵科抄出察理广平府属龚鼎孳题稿称:“臣所过地方,如庆都、栾城、赵州、柏乡、唐山之属皆一望莽荡……入其城邑,鸡犬寂寥,有瓦砾而无室家,有荆蓁而无烟火……有谓城垣广阔至二十余里,而城中居民不满二三百家者……有谓编审人户向来数万,近止千余.......”

  也就是说:许多城墙周长达二十多里的中型城池,被清军屠后只剩二三百家,数万户籍人口只剩一千余人!

  还有一份井陉兵备道杨汝经的报告:“本道所属十六州县,戊寅虏入,无一不经残破,重以奇荒,兵燹孑遗同归于尽,颅山血海,辨认无从……收残骸剩渍,分男女为两巨塚,合葬于城之南北野......”

  获鹿县及其周边十六州县亦遭到清军屠戮,出现颅山血海之象。

  其中还有山东巡抚王国宾报告:“由黄河以抵济南……皆奴氛寥落、途次杳茫……全齐皆灰,臭气道路,血积盈衢。”

  山东督粮道邓谦南报告:“臣之祖母、臣之叔祖、臣之兄姊奴婢共计四十六名口,俱死于烽焰之中。”

  “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朱慈烺越看越是愤怒,清军的猖狂和肆无忌惮的屠杀彻底引起了他的杀意。

  自从天启五年十月努尔哈赤下达长谕,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后,他下令:“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努尔哈赤命令八旗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各去自己辖属的村庄,凡系抗金者,一律处死,在辽东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汉民。

  经过持续多年的反复屠杀,辽东汉民几乎被屠殆尽,这样导致了辽东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粮荒,在皇太极上台后,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多次派兵从喜峰口等地攻入长城以内不断屠杀和劫掠人口。

  经过多年的发展,“守城必屠”成了八旗军的军规,只要八旗军攻城时对方不投降,那么攻下后一定会屠城,以此制造威慑力,减少自身的伤亡。

  屠城不仅是军规,甚至出现在满清皇帝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