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山寺杏花之寻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石桌事件(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见樊氏“如约”醒来,叶枫便不打算再对她做什么,反正她知道惧怕就行了。当然,不针对她,仅限于醒不醒来这件事上。

  若是接下来她敢乱说乱咬,叶枫也不会听之任之的。

  反正叶氏一家与之并无任何交集,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会是。所以不管她这次是主谋也好,是被查五婶胁迫的也罢,总之已经被叶枫拉入了交往“黑名单”。

  只是,这樊氏为何要针对叶氏一家呢?

  想了想,叶枫便自问叶氏家从未得罪过樊氏。

  非要说有,那也就是去年十一月,鸭鸭乡厨生意爆好的那段时间。有天晚上,樊氏可怜兮兮地找上门,亲亲热热地拉着叶氏的手,将家里的境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到动情处还哭了起来。

  只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同一个意思,她想加入鸭鸭乡厨,想赚几个辛苦钱补贴家用。

  但那时上门来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连赵氏和大牛妈的娘家亲戚都来了。经大伙一商议,便一致认为不能开这个口。

  毕竟,不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就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亲戚。无论拒绝谁,抑或接纳谁,都是不合适的。

  干脆一个都不答应就是了。

  被拒绝后的樊氏倒是没有生气,至少面上没有。对于被拒绝的事,客客气气地说自己可以理解,但不承想转背就做出这样的事来。

  看来,樊氏应该是那时就将陈继兴一家给恨上了。

  只是,一般人被拒绝了,不过是暂时不高兴罢了,过后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但这樊氏却未免太记仇了。要说事情都过了这么久,她却还在密谋着报复。

  只是,樊氏是戴惯了面具的,以至于大家都习惯了她戴面具的模样。叶枫自问没本事通过这件事将其面具撕下来。但日子还长着呢,自己家过得红红火火的,就是对其最大的打击。

  想到这里,叶枫不禁笑了。

  樊氏刚准备开口说话,想将责任全部推给陈继兴。

  她原本想说自己早就告诉过陈继兴,这石桌是自家大伯的,而且早就送给了查五婶,是陈继兴自己没听清楚才造成这样的局面。

  在她看来,陈继兴的“呆子”之名可不是白叫的,大字不识一个,还特别木讷,几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根本不会为自己辩解。

  因此,若是要冤枉人,陈继兴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可惜,话还没说出口,就见叶枫神秘兮兮的笑了,还朝她走来,心里一惊,想起叶枫刚刚威胁她的话来。

  这才赶忙调整计划,决定出卖自己的“战友”。

  就算是查五婶将她们之前的秘密和盘托出又如何,她只一口咬定自己不知情、是查五婶乱攀咬就是了。

  在她和查五婶之间村民们会信谁,答案不言而喻。

  只听她战战兢兢地说道:“这事怪我,这事怪我啊。我这头风病时不时的发作,连带着记性都不好了,经常忘事。这石桌的确是我家大伯的,但陈大哥来问的时候我恰好不在家,所以没及时告知。不过,至于我大伯有没有将石桌送给……别人,我却是真的不知道的。”

  樊氏这话说的极有分寸,半真半假的,弄得不明真相的围观人群自然信了。众人见她哭得可怜,又头疼着,自然也不忍心怪她什么。

  人嘛,谁没个记性不好的时候啊。

  围观的人大部分都做出了判断,连村长夫人叶氏都觉得是查五婶无理取闹,没事找事。既然樊氏不不知道这事,那么就只能问樊氏的大伯了。

  但是,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又会吃饱了撑的专门跑去镇上找她大伯问这事去?且就一副石桌而已,根本值不了几个钱,说起来也没多大用处,也就查五婶这样的才会这样斤斤计较的。

  又联想到查五婶与叶氏家之前的恩恩怨怨,众人一时间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倒是叶枫觉得,这副石桌是真的不能要了,还回去也好。至于会不会被查五婶抬走,他们也管不了。

  不就一副石桌嘛,城里甚至是镇上多的是,有空的时候买一副回来就是了。

  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闻言,查五婶不干了,心里将樊氏恨的不行。

  只要樊氏一口咬定这石桌当年是送给了她的,今天的事她查五婶就算是赢了。石桌什么的她根本不稀罕,她就想下下陈继兴家的面子,坐实了陈继兴家小偷小摸这件事。

  可是,关键时刻,樊氏居然背叛了她!

  一时冲动之下,她原本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的,将她和樊氏的所谋说出来。但见樊氏一直给她眨眼,可怜巴巴的,也就生生忍住了。

  要说她的“朋友”里面,也就樊氏一个有这样的计谋。若是现在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倒是能爽快一时,但却会永远失去这个“战友”。

  樊氏有多小气,她算是见识过的。

  叶枫不知道的是,这次的事还真不能全怪查五婶。

  要说主谋,那就是樊氏。

  前几日,查五婶背着背篓在路边打猪草。湖边的猪草几乎被人拔了个干干净净的,一时还未长起来,因此她只好沿着路往回走。

  结果,走到赵氏家附近的时候,看见一个破院子,里面的草长的极好。此处隐蔽,暂时还没有人发现。

  于是,她拿着刀割了个痛快。

  刚背着背篓走出院子,却见樊氏悠悠走了过来。

  樊氏是个谁都不得罪的,村子里的人她几乎都能说上几句话,连查五婶这样的也喜欢她。

  查五婶正愁没个聊天的人。经过上次的“界碑事件”,虽然关键时刻她使诈掩盖了过去,巧妙脱身。但众人都不是傻子,慢慢地也就明白了过来。

  因此,村里的小媳妇大都不与查五婶聊天。碰到了,也不过是打打招呼就走。

  这段时间可把查五婶憋死了,感觉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樊氏的态度让查五婶颇为受用,加之猪草已经割好了,于是便拉着樊氏进了院子,在屋檐下坐着。

  两人不痛不痒地聊了一会儿,樊氏便突然说道:“咦,这院子里之前不是有一副石桌吗,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