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山寺杏花之寻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秋收(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几天下来,叶氏和陈继兴倒是不显,他俩毕竟是做惯了的,倒是叶枫,不仅瘦了,还黑了一圈。

  收完玉米棒子,叶氏带着两个孩子在家里忙,陈继兴也没闲着,拿着刀去了地里。

  他得及时将玉米杆砍倒抱出来捆好,挑回家放进后院的屋檐下晾着。

  一方面,将玉米杆砍了才能将红薯和土豆亮出来,趁着这段时间天气好,再生长一段时间,兴许还能增产一点。

  另一方面,这些玉米杆是极好的引火柴,等到干透了,拿来当柴火也是很好的。

  一边干活,叶氏一边对叶枫说道:“今年啊,可真是辛苦你了。”

  说着又指了指堂屋里的那一堆堆的玉米棒子,“要是换了往年,没个十多天是收不完的,今年不过六天就都收完了,都是你的功劳。等忙完这一阵,姐姐就给你做饺子吃。”

  闻言,叶枫笑了笑,倒是千言嘟着嘴道:“娘,还有我,还有我呢。”

  “好好好,还有你,你最能干了。”

  陈继兴虽然不在,但要是在,也会很赞同叶氏的话。

  以前只是羡慕别人家收的及时收的快,而今年自己家也一样快。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再过几天,今年的玉米就能全部脱粒。

  等到全部晒干,交了租子,就可以入仓了。

  不得不说叶枫这孩子真不错,村里像他这样的半大小子都是半哄半吓得才会去地里,饶是这样,还各种偷奸耍滑。

  但叶枫从始至终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他对这样的孩子有种说不出的好感。

  现在村里好些人说起叶枫也是竖起大拇指,跟叶枫一比,同龄的孩子实在是太贪玩了。

  等到每家每户的玉米差不多都晒干了,赵大财主便带着账簿挨家挨户上门算租子的事了。

  这倒不是他等不及了,玉米还未晒干就上门算账,而是这一向就是惯例。更关键的是,他心慈,是按产量算租的,所以得赶在粮食入仓前将租子算好。

  现在先算好账,村民们心里才有个谱,可以提前将要交的租子留出来。至于剩下的,无论是卖掉换银子还是入仓存起来,都可以提前计划了。

  像赵大财主这样宽仁的地主,估计放在全国都是难找的。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他是按照实际收成来算租子的,可不是像有些心黑的地主那样,不管收成好不好,一律事先说死按比例收。

  这样做的好处,风调雨顺的年头自然是体现不出来的。而一旦发生天灾,庄稼减产,这其中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一家一家的算,等轮到陈继兴家的时候,也就只剩下几床凉席的玉米没晒干了。

  其余的,都被陈继兴和叶氏拿竹筐装了,放在堂屋里。

  不得不说,陈继兴家今年的收成非常不错,赵大财主和陈继兴花了好长时间一起预估了今年可能的产量,又算了算应该上交的租子,结果一出来,赵大财主发现自己在陈继兴家应该收的租子足足比去了多了一成半。

  这让赵大财主非常的吃惊。

  要知道,这一成半的玉米可是真的不少了。若是磨成粉,可以供陈继兴这样的一家三口吃上好几个月了。

  刚开始的时候,陈继兴只不信,怕赵大财主算错了。

  结果赵大财主拿起几个陈继兴家还未来得及脱粒、准备拿来喂鸡的玉米棒子看了看,这才说道:“错不了。你看,就你家这玉米棒子,比其他人家里的玉米棒子长了起码不止两寸。而且,还更加饱满。对了,我还听说你家的玉米还有结三个的?”

  闻言,陈继兴心里这才有了底。反正现在不过是预估,最后还是要按实际收成来定租子的。

  “是的,有些玉米杆上的确是结了三个棒子。不过,那也不多,十颗里能有一颗吧。”

  “你家的玉米种子是在哪里买的?”

  赵大财主惊讶之余,觉得陈继兴家的玉米种子兴许和大伙的不一样。他倒是听过一种说法,种子不同,产量也是不同的。

  兴许陈继兴家是买了那优良的品种吧。

  “那倒是没有,种子都是大伙一起去县衙里买回来的。我们家不过是施肥施得勤,又套种了,想来是这个原因吧。”

  “反正啊,你家今年的收成可真是村里最好的了。除了这玉米,我看那红薯和土豆可长得都不赖。”

  刚刚来的路上他算是去实地看了,这下才相信村民们口中说的。要知道,那可算得上是白白捡的收成。

  又过了几天,等到玉米粒彻底晒干了,陈继兴便提前通知了赵大财主上门来收租子。

  这赵大财主虽然心善,但绝对不是好糊弄的主。

  他首创了这种按实际收成来收租的办法,完全是看在大家都是熟人的份上,却不期有些人不厚道,提前将一部分收成藏了起来,想以此减少交租的数量。

  结果,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发现的,反正直接和那户人家免了租约,悔的那户人家肠子都悔青了。毕竟,像赵大财主这样的好地主,实在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赵大财主毕竟经历的多,也不跟陈继兴客气,先是将屋子里所有的玉米都拿竹筐装了,然后只称一个竹筐的重量,又将那些剩下的称了,加上竹筐的数量,便大概得出了一个数字。

  然后,按照这几年来的规矩,收了三成的租子。

  又当着大伙的面,将那收上来的玉米一称,果然比前几年多了大概一成半。

  而陈继兴家余下的玉米,也足足比往年多了接近两成。

  看着这些晒干的玉米,陈继兴和叶氏这才真正发自内心地欢喜起来。如果说之前不过是预估的话,那么此刻就是实打实的了。

  想到这里,陈继兴只觉得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似乎那盆花真的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

  等交完租子,村里便陆续有人开始挑着今年的玉米往城里换银子去了。陈继兴家倒是没着急去城里卖玉米,不过留了一百来斤出来磨面,其余的都收进了仓里。

  现在卖玉米的,多半是家里实在是缺银子过活的。要不然,一般人是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卖玉米的。

  现在正是玉米大量入市的时候,价格自然是高不了的。若是能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卖,一斤玉米就能多卖两个钱。

  不过,若是家里等着用银子,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就拿陈继兴家来说,以往也是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只能等玉米一收就挑进城里去卖。

  而今年却是有些不一样的,且不说现在家里还有十多两卖花的银子,单单是将猪圈里那几头长得油光水滑的猪和几十只鸡鸭卖了就够一家人生活一年了。

  所以,他今年是决计不会这么早就卖玉米的,再说了,也没这个必要。

  做完这些,陈继兴便又着手开始收高粱。

  陈继兴家种的高粱并不多,高粱收起来也不如玉米费事,也就没叫叶枫参与。且他们总是隐约觉得,叶枫对这高粱似乎有些讨厌,却又不知道是何缘故。

  其实,他俩根本没看错,叶枫真的非常讨厌高粱米这种粗粮。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于是便放心吃了几天。结果,他在蹲坑的时候发出了惊天的惨叫声,从此以后便宁愿喝汤也再不吃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