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山寺杏花之寻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异象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照得他心里实在是有些发慌。
他也在陈家村住了几十年了,是从未见过这样的异兆的。先前,他俩还想利用这些异兆为自己开脱,可是现在,除了害怕便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
叶氏虽然也有些害怕,但骨子里却是个坚强的人。她忌怕鬼神,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努力争取而不是听天由命。
因此,见陈继发心神不宁,心里便更似乎更加肯定了什么,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两人商计了半宿,便下定决心去离村子几十里地之外的大佛寺问问菩萨的意思。大佛寺香火鼎盛,在方圆几百里的百姓心中都是十分神圣的。
且大佛寺的签一向灵验,这也是方圆几百里老百姓的共识。
要是吉兆倒也罢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他真的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他仍然记得有一年,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干旱,邻村也是饿死了不少人的。
陈家村因为村子西边有一个大湖受灾很轻,而他的父亲,也是去大佛寺拜佛得了菩萨指点迷津,提前购置了好些食粮,一家人才得以渡过难关的。
又过了几日,二月十九这日一大早,陈继发便让每家每户派出代表到了祠堂前。
但是,村民们才不管什么代表,几乎全部都出动了,自发聚集到了祠堂前。
有那消息灵通的早就打听到了,陈继发这是要带领全村男子去祭拜先祖,看看先祖是否有什么“指示”。
且前几日他与叶氏去了大佛寺祭拜菩萨,想是有什么最新的消息要向大伙儿宣布。
至于那些一时没有得知消息的,结合最近村里的传言,加之眼前的架势,心里当即也是明白了七八分。
男人们进了祠堂拜祭先祖,女人们便只好站在祠堂外面等着,一边等一边聊。一时间,大家叽叽喳喳的,聊得不亦说乎。
只听胖婶说道:“我早就说了今年不同往年,你们偏不信。看吧,连村长和村长夫人都坐不住了呢。他俩前几天可是去了大佛寺呢。哎,要真是大旱可怎么办啊!”
胖婶旁边一位年轻妇人被这话吓得有些脸色发白。她是去年刚刚嫁来陈家村的。早些年,她所在的村子也是因为遭受了大旱,弟弟和妹妹都没挺住,饿死了。
要是可以,她宁愿自己代替弟弟妹妹,让他们活下来。成亲之前听说陈家村有个大湖,轻易不会因为大旱遭灾。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爹娘才临时改变主意,将她嫁过来。
她可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了。
但现在看来,陈家村也是不保险的。
她赶紧双手合十祈祷起来,希望菩萨保佑今年可千万不要大旱。她嫁过来之后,虽然婆家不富有,但也算是能够吃饱穿暖,偶尔她还能带一两只鸡、几十个鸡蛋回去接济娘家人。
二牛媳妇杨氏则像是抓住了机会一般,口若悬河地说了起来:“我上个月就发现咱们家那棵杏树不对,早早地便起了花苞。我给我家二牛说,他只不信。结果呢,早早地就开花了,现在还没谢呢!你说这棵树也是好几百年了,从未这样过,这不是有古怪么!”
其实,杨氏如何能够知道这棵树以前就未提前开过花,她也不过嫁过来十多年而已。但谁让这树花开得那样好,那样突出呢。
杨氏的话迅速赢得了一众小媳妇的附和。毕竟,她们是亲自去了院子里看过这棵杏树的。要说那花,开的真是好,只是可惜大家都没心情观赏。
当时,甚至有人提议砍了这棵树。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其实很有效果,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但考虑到这棵树是先祖种下的,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都不知道其来历。倒是有人曾经在族谱上看过一句话“建村之日,植此杏树”,因此大部分村民相信这棵树和陈家村同龄。也是因为此,这棵树才免遭一难。
这些议论如潮水般席卷了在祠堂前的每一个人。大家突然都变得有些心神不宁的。
有那之前持不同意见的,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也变得小心翼翼的,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叶氏自持身份,自然是不愿意同这些村妇站在一起的。严格来说,其实她也是村妇。但她相公是村长,她长得也好,两个儿子一个在县里念书,一个在县里做买卖,自然而然便与一众小媳妇划开了距离。
听着大家的议论,虽然心里越发笃定了这一定是异象,但同时也盘算着应该如何帮助陈继发。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好机会。
于是,越过众人,朝正准备带领男人们进祠堂去参拜的陈继发靠了靠,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陈继发自然是赞同。但现在,他需要首先做个铺垫。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议论纷纷的众人说道:“大家安静!大家安静!这几日,我知道大家都在猜测是否是天有异象。我同大家一样关心这件事。前几日,我去了大佛寺拜菩萨,结果抽到了一支上上签。住持说陈家村未来几年将有天大的喜事发生。”
他原本还要继续说,结果就被村民们打断了。
这个说“真的是上上签吗?哎哟,真是菩萨保佑,这下可放心了。”
另一个接道:“天大的喜事?难道是颍州陈氏接纳了我们?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大喜事呢!”
而刚刚那个吓得脸色发白的小媳妇此刻也是松了一口气,一脸喜色。
若是陈家村富有了,那么她的娘家人也用不着饿肚子了。她是发现了,只要不过分,自己的婆婆从不会拦着她接济娘家。
听到村民的议论,陈继发只感觉嗓子眼一阵发堵,有苦难言。颍川陈氏没有接纳他们的话一下子堵在了嗓子眼,却始终说不出来。
不管了,先去祭拜先祖,再找机会宣布也不迟。再说没有妇人们在,男人们也更好沟通。
见叶氏夫妻俩脸色难看,查五婶越发地得意。她等了好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叶氏则是头痛地看着陈继发,一脸的怒其不争,刚刚那么好的机会不说,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开祠堂祭祖就不是她们这些妇道人家能够参与的了。大家随地找了地方坐下,也不管是否干净,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聊天。男人们则陆续进了祠堂。
结果,不一会儿,祠堂里便传出来惊呼。
这惊呼声实在是过大,让叽叽喳喳的聊天的声音一下子消散了,惹得一众妇人十分好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