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春过锦衣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昭愿秘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

  锦衣卫设指挥同知二人,是从三品,设指挥使一人,是正三品。

  所谓“副指挥使”自然并非正规官职,而是意味着先皇有意在之后提拔他做指挥使。

  这官职之大、权势之盛,着实超出墨烟的想象。

  在墨烟概念里,李老头是个货真价实的耕农,每天乐呵呵地带着她在田埂上农作游玩;住着破茅屋,每个月喝点儿小酒还需掐算银钱,炒个豆子都要计较该放多少油盐。想到这样的人从前居然竟要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掌控万千秘闻、手握万千生死——

  “可我不曾听说锦衣卫指挥使中曾有过叫做李通的……”白启鸣忍不住插嘴。

  白问清静静看他一眼,回答道:“的确没有。因为李通从南方回来之后,推掉了这个职位。”

  “推却不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白问清颔首:“他甚至也不愿再做指挥同知,而恳求转去南镇抚司做了镇抚使。后来又过了五年,他便辞官不做了。”

  “他为何这样选?”墨烟问。

  “恐怕因为他在昭愿之乱中遭遇了什么事,改变了心境吧。”

  “昭愿之乱……”

  “当时局势混乱,最终真正带兵镇压叛军的人是裕平王。”白问清阖上双眼,“但李通也被一旨密诏调到南地。他是奉命去探查‘崖仪山龙脉’之事真伪的。正因此事在先皇看来与平叛同样重要,因此他才赐予李通尊荣做许诺。”

  “崖仪山,龙脉?”

  “古籍所载,长江以南有一条暗脉。据说当初太祖皇帝起兵前曾找到这条龙脉,凿碎龙眼处的赤玉,才最终使得天地异变、江山易主。”

  “这话可不能……”白启鸣低低出声。

  “自然,这个传说没有被记于史册。”白问清神色平静,“相反,从前太祖皇帝自称是听闻山中妖狐预言帝脉衰变,才揭竿而起。可既然昭愿之乱时先皇吩咐李通去核查,就说明其中必有蹊跷——不论‘所谓龙脉’究竟是真是假,至少‘传闻有龙脉’之事属实。”

  白启鸣沉默下来,皱眉细思。

  “您是亲耳所听?”墨烟发问。

  白问清放下茶盏,正身颔首:“这些都是李通去往南地之前亲口告诉我的,并非我妄自猜测。我本不该翻起这些陈年旧事,可你既是他的关门弟子,我想你有权在知晓一二后自作判断。”

  “也就是说,当初先皇担心叛军有意扰动龙脉,所以派出师父调查。而师父从南地回京后性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