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大明当太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一人足矣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所以,即便我们胜了,我们其实也输了,蒙古人就如同乞丐,大明就是富户,乞丐抢了富户一次,便可过上几年好日子,所以他们每日都会虎视眈眈,巴不得富户和他死斗。可富户呢,打死了再多的乞丐,除了耗费了气力之外,结果,一无所得。”

      张小锤说到此处,略显无奈,停顿一会方才继续道:“何况大漠的土地,并不适合农耕,他们的土地,抢来也没有用,大明即便深入了大漠,将蒙古人赶进了大漠的深处,可又如何呢?他们还是会卷土重来!因为关外的疆土,对大明朝而言,只是巨大的负担,它不但没有产出,反而需要大明建立起密布的军堡,需要关内将无数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漠中去,如此,才可维持大军在大漠中的存在,可若是天下太平倒也罢了,一旦国力衰弱,朝廷的钱粮不支时,这反而就成为了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和蒙古人耗不起!”

  朱元璋看着皇太孙侃侃而谈,而且句句在理,不自觉欣然点头。

  与蒙古人耗不起,他已经是是有体会,大明建立二十余载,与元军的大小战役无数,打的是什么?是钱财。虽说大明不断繁养生息,可是几场战争下来,国库几年的存粮就要一空。

  “哎!”

  朱元璋忍不住叹息,北方边境现在虽不是致命威胁,可是尾大不掉,也是让人心烦意麻。

  “南迁虽然能很大程度减少蒙古人的繁衍生息,同时又能促进大明农业发展,加强税收,可是时间久了,蒙古族还是会死灰复燃,所以儿臣才说这是指标不治本。”

      朱元璋听吧!默然点头,皇太孙所言甚是,至于解决之道他自然不会相信一个半大的孩子会有什么方法,不过这一番高谈阔论,还是让人欣慰。

  “真乃麒麟儿。”

  朱元璋甚是感概,不过想起前几日,大殿中宴请使节之事,他不禁皱了皱眉,就是行事太过鲁莽,当殿杀人,而且还是使节,有为大国风度,这小子不是说,要亲自挂帅前去吗?他以为行军打仗是儿戏不成?看来得适当敲打一下。

  “前几日,你大殿胡夸海口,而且当殿杀人,都察院那些御史,弹劾你的奏章,比比皆是。”

  朱元璋对身边的小宦官,使了个眼色,小宦官会意,将不远处几十本奏章取了过来,小心翼翼当到了皇太孙的桌案上。

  这些人还真是闲的不轻,张小锤一看厚厚一沓奏章,心中腹诽,随意取了一本翻开观看,大抵意思是说,自己好大喜功云云。

  “皇爷爷,儿孙只需一人就可破敌,何须什么千军万马?这也太小看儿孙了。”

  “一人破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