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梁检叶翀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骂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梁检将几份折子,安排好公私顺利,分头由沈九娘和驿马通传京城,自己和叶翀则以流民安置,处理善后为由,暂缓回京。黄蒲押着吴弛瑞等私鬻屯粮案的首犯,启程归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朝堂骂街狂潮,在暑末拉开帷幕。

永宁帝最先接到的是黄蒲的密报,吴弛瑞等人私设太子屯仓,私鬻屯粮与关外,致晋南、陕北多地官粮无储,无以赈灾救民。

老皇帝气得肺都快炸了,把内书房砸了个底儿朝天,恨不能把太子攒成个球塞回叶皇后肚子里,要不是王巧拼了老命,抱住龙腿,永宁帝得把玉玺从门里扔出去。

而后叶翀、陆泽二位将军的乞罪折子,通传六部,上达内阁,更是如推来了一百门将军炮,空穴来风地对着宣王狂轰滥炸,朝堂像沸腾的油锅,跳下去就能被炸个骨酥肉脆。

从来没在嘴上占过便宜的六部太.子.党,揭竿而起,一点都没有自知自明地痛打还没落水的狗,真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年夜饭。

宣王的都察院、御史台都是常年奋战在骂街一线的模范衙门,从来不骂没有把握的街,从来不搞没有把握的事,在经历了起初狗咬王八找不到头的状况,迅速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太子这回屁股上的屎都快糊到脸上了,看起来是要拉宣王下水,闹个我脏,你也不干净。

于是,骂街搞事的骨灰级大哥王元凡率先出场,文辞犀利的一份奏疏,先请罪认错,言官集体失察,统统该撞死在太和门上,上完书,自己就带头,第一个去撞死。而后笔锋一转,怒斥太.子.党地方官员手段恶劣防不胜防,暗指东宫一手遮天。最后感叹,太子自幼骄奢,裤衩都是金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皆为讨好东宫,有钱才能使鬼推磨。连带叹息,言官清贫乐道,吐沫不值钱,命更不值钱,暗指言官头头宣王又怎么可能有钱指使地方作妖呢?最后道一句,皇上啊,没准,您还没您儿子有钱呢,这天下的钱粮都在太子东宫里呢!

王元凡这个头一带,怒斥太子力挺宣王的奏疏,带着没干的吐沫星子,铺天盖地的在皇宫大内里开始盖房。那些个还没上奏疏的,朝堂墙头老草,一看情势不对,慌忙上书力捧宣王臭脚。

永宁帝被气了个四仰八叉,浑身发麻,感觉自己要中风。

就在永宁帝站在龙榻上,咆哮着让人把王元凡拉去太和门外,扒了裤子狂打屁股的时候,叶翀的密折,在王巧安排下,绕开内阁,由司礼监送入内书房。

永宁帝抖着手打开密折,生怕太子这回连后院都不保。而映入眼帘的是叶翀毫不客气地怒参宣王,参他阻塞言路,放纵地方,戕害太子,助民为乱等。而最后一句话让老皇帝浑身一颤——宣王不恤父,不敬兄,衅发萧墙,祸延四海。

永宁帝怒气渐退,脸色却凝重似铁,太子虽被养成了个和尚,但他绝对不会剑指老父同胞,而宣王呢,今日煽动朝野欲废太子,明日是否就是清君侧了?自私的老皇帝,终于有点怕这个儿子了。

其实,宣王已经有点回过味儿了,他连夜召集亲信,要求停止一切上书保奏行为,大家赶紧组织起来,合伙骂他。但一切都晚了,并且向着宣王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狂奔而去。

王元凡,言官清流的中流砥柱被拉出去打屁股,打了个半死。大家一看,皇上开始打杀御史了,顷刻间,都察院、御史台、六科给事中,连带北直隶地方言官,纷纷沸腾了,奔走相告——兄弟们!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