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鞅掌天下卫鞅秦孝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萍水相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景监一看卫鞅的眼神,竟是神采奕奕,再也没有一丝茫然。他知道卫鞅现在已经找到了进谏秦孝公的方向,可是……

“你拿什么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可行的呢?”赵良问。

“这个,我没有定数……”卫鞅说着。

“……”

“我需要证明我的谋划在秦国是行得通的,所以这个证明,我就需要在秦国里面找。”卫鞅停顿了一下,“给我一个月时间,过了一个月我再进谏秦公,我一定能让秦公采纳我的谏言。”

“你就这么信誓旦旦?”景监问。

“我有信心。”卫鞅答。

“可万一这最后一次还是失败了呢?”景监问。

“那就是秦公看不上我的理论,我不走干甚?”

卫鞅说出这话的时候竟然是这样的淡然,让景监隐隐间觉得卫鞅骄傲了。

果然他还是那个高傲的卫鞅。

景监如是想,望向卫鞅:“说的好,我相信你,只是……”

“这第三次进谏,我恐怕给不了你机会了。”

景监说着,脸上悄悄攀上一丝遗憾。

“为什么?”卫鞅惊讶的问。

“我还想再向君上举荐你,可君上说我偏心眼,怕是不会让我再这么偏心下去了……”

“你确实偏心眼。”卫鞅笑道,“不然在此时你不看别的士子,怎么还在这里火急火燎的想要举荐我?”

“我这不也是为了你为了秦国好吗……话说,你现在已经没有现成的可以见君上的机会了,你一点也不急?”景监惊讶的问。

“我想面见秦公总会想到办法的,何必急在一时?”

卫鞅反问着,盯着景监。

“这是恃才傲物?”景监如是看着卫鞅。

“这叫胸有谋略。”卫鞅如是回答。

你胸有谋略个毛啊!你想好到时候怎么才能见到君上了吗?君上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我……

景监心中飞过一大堆吐槽,可看卫鞅的样子偏偏是那么的自信,那表情,竟然是根本不为此而发愁,一切到时候就会迎刃而解似的。

景监无奈的望向赵良,却看见赵良的眼神变了,满满的全是钦佩,然后,便又摇起了头:

“你也太自信了……”

“难道这种自信是不应该有的吗?”卫鞅问赵良。

“不不不……自信只要不变成自大,当然是越多越好。”赵良说着。

“那你摇头是为什么呢?”

“你看,你将准备要进献的谋略准备好之后,你想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赵良问。

“当然是快点把它进献给秦公。”卫鞅答道。

“如果这个时候你才寻找进谏的门路的话,你就会为这种琐事劳心劳力消耗心神,到了面见君上的时候还怎么有心思把自己的东西再梳理一遍呢?这时候你进献给君上的东西还是最完美的吗?”赵良说着。

“对的,那时候,可能我进谏给君上的不是最好的东西了。”卫鞅说着,望向赵良,“赵良兄的意思是让我将进谏的事宜做好然后再开始准备我这回进谏给君上的东西吗?”

“你的理论已经在君上面前失败过两回了,一般人可以不愿意再吃一遍进谏失败的亏,我觉得你要再找个人举荐你,很难。”赵良沉声说。

“赵良兄的意思是……?”卫鞅有点茫然了。

“你看我举荐你如何?”赵良询问道。

卫鞅有点发愣了:“你……?”

“是的,我。”赵良答道。

“萍水相逢,你为何帮我?”卫鞅问。

“你有才华,我为何不帮你?”

赵良笑了,笑的是如此的自然,卫鞅这次看清了,这是真诚的笑容,没有一点杂质,更没有令人厌恶的污垢。它不是一张假面,它是真实自然的表露。

赵良是一个接近自然的人,他觉得高兴,他就笑,他时时高兴,他就时常笑。

他严格的约束着自己,力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却从来不强求别人什么——正因为如此,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谏者,他进谏只能劝导,而无法告诉君主和权臣们他们到底应该做什么——

但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