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寅胥少主的镜像世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古风古韵“交际舞”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安落秋大笑,“子萌啊,你这不行啊。”

  恰好摔倒在子胥怀里,子萌脸红不已,倒是子胥皱眉。本以为刚才摔倒是因为她胡跳导致的,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一跤看似是无意摔倒的,不过以子萌的性格,摔倒过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出现。

  这套服装虽然有些紧,不过还不至于限制脚步行走。以前子萌玩漫展的时候,也是穿过很高的鞋子,以那布鞋的高度,也不至于让子萌这样。

  倒是一边的萧晓,皱眉,“应该是子萌的走路方式不对,唐朝女子的服饰,在腰下,应该是还有一件服饰。”子萌脸色一红,起身,“这有男生,不能说。”

  安落秋眼睛瞬间睁大,子胥一指弹在他脑门上,“小安,想什么啊?那是裙子的设计,里面有三层,一层比一层短,最里面那层,就是腰下的。”

  安落秋惊呼,“哦,你到是了解啊。”

  子萌与萧晓也一副受教的样子,“还真是,你到是了解啊?”

  子胥轻咳,“君子,自是知四海,识万物,自当知晓。”

  安落秋一脸鄙夷,“切,你装吧。子萌,离你哥远点,我感觉他在隐瞒什么不良嗜好。”子胥却是轻咳,“小安,等会回学校,我们商量会今早的事情,怎么样?”

  安落秋变脸,“班长,我放音乐,你跳舞啊。”

  萧晓点头,随即就见客厅中间的倩影正有序的移动着。

  子萌撒娇,“哥,要不我也去?”

  “你不是要穿汉服跳吧?还是别去了,你去洗洗脸,上课去了。”

  子胥正这样说着,萧晓却是停下,“子萌,你不是要学吗?你来和我一起吧。舞蹈有简单又复杂,中国古代分很多种,多到数不清楚。不过往大方面分的话,就两种,一种是歌妓舞蹈,那些舞蹈多数是娱乐用的,舞步难、复杂。想要学的话,是有些难。不过还有一种舞蹈,只要数步子,按照平仄来,有舞蹈基础的话,很快就会。”

  子胥思考一会,看着子萌那闪闪的眼睛正在渴望地哀求自己,只好点头,“好,你去吧。”

  子萌抱了一把子胥,走到萧晓身边,两人密切沟通起来。倒是安落秋,一边用手机录着像,一边跑到子胥面前,“大哥,你说萧晓说的那种舞蹈是什么啊?”

  “交际舞。”子胥冷冷回着。

  安落秋嘴都张得可以塞下手,“你说啥?交际舞?萧晓会跳交际舞蹈?不行不行,不能让子萌跟着学。我去拉下她们下来!”

  “你等等,这是交际舞,不过,不是现在的交际舞——《诗经》有没有学过?”

  “诗经?诗经怎么就没学过啊?可它最多就是和音乐有关系。和舞蹈,怎么会拉上关系啊?”

  子胥扳着小安的手臂,眼神认真,“你看,诗经里是不是有《国风》这一部份?从《国风》中,是不是可以看到它们名字的构成方式都一样?都是某风、某风,比如豳风、卫风。可内容就完全不一样,有写地方风情的,有爱情的,还有祭祀的。可以说,里面就没有相同的内容。在那种时候,信息不发达,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那就只有互相交流了,可交流,就要说话。说话要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你就得有学识,有了学识,又会说话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沟通,就像外国人,你没学过英语,又怎么沟通?那就用肢体语言了,这肢体语言,就是像平时的点头摇头一样。可这秦朝以前啊,就有很多个地方,各自说各自的语言,不是他们学识不够,是他们很任性,就只学属于他们的语言文字。这点,从国风中不难看到吧?里面说的大多都是周代的事情,可语言风格完全不一样。

  这时候,要想跨地域交流,又没有像现在国家统一的普通话,那交流,又怎么交流?聪明人自然会想办法,就想到用一种平仄来控制脚步的移动,让对方明白自己想说的话,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学识程度的,时间久了,就演变为用舞蹈来传情达意。这种舞起源于周代,可以说《国风》就是它的初版,到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端,基本所有文人雅士都会些,到后来秦朝统一文字后,这种舞蹈就少见了。子胥在吧啦吧啦讲着的时候,安落秋眼睛已经歪斜到女生那儿,只差没流口水了,完全没听子胥唠叨。

  子胥替他擦擦哈喇子,心里在想:商朝的舞蹈,那要是修炼到大成,又何止是表达一个意思?

  “大哥,你就别唠叨了,你只要说这交际舞非彼交际舞,我就知道了。你说多了,我倒糊涂了。”安落秋不耐烦的说着。

  子胥也着眼看着跳舞的两人,脱口而出,“娉婷曳身姿,素手绽为梦。窈窈淑女,相遇是何时?嗯,子萌的身材挺适合这舞的,还有舞步把握得也不错。萧晓也不错,动作节点,拿捏得很到位。”

  安落秋一脸嫌弃,“能不能说人话?就看个舞,难道不知道看客闭嘴吗?就这样静静看着我们家子萌,心里就开心;还有班长那温文尔雅的样子,我这心里也顺畅好多。此情此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