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长河魂卢作孚蒙淑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你们做得对。战争一打起来,柴油成了紧缺货,以煤代油是个办法。唉,我让人在香港买了一批制造锅炉的钢板,早已经运到越南,却无法运过来,只好又在昆明买了一批。都两年了,昆明这批钢板才运来重庆。”

张干霆说:“是呢,现在的陆路运输太成问题!”

卢作孚道:“我着急啊,水陆运输的事情都压在我这肩头上。跟你们说句心头话,我是真不想当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交通部次长了。”

周茂柏说:“我理解你,卢总。”

卢作孚道:“可话又说回来,国难当头,此时此刻我还撂不得这挑子……”

“爸爸……”

卢国维、卢国纪两人走进来。也参加了挖洞的他俩都满脸满身泥污。是父亲叫他俩来厂里看看,接受锻炼的。吃罢饭,卢作孚领了两个儿子去看厂房,周茂柏、张干霆也跟了去。挨个去了几个车间,两个年轻人看见机器转动、轰隆隆作响,工人们正忘我地专心致志地工作。新奇而又佩叹。他们发现,父亲只是挨个地看,并不向工人们提任何问题。晓得父亲是不愿意打搅工人们。出得车间后,他们朝江边的造船用的船坞走去。

卢作孚对周茂柏说:“公路运输严重困难。第一个严重困难是,宜昌陷落后,四川通往湖南的交通线被切断,抗日前线所必需的兵员、军火和给养无法补充。严重威胁着正在长沙与日寇殊死战斗的第六战区将士的生命,也关系抗日战争的大局!”

周茂柏点首:“倒是啊,得修一条通往湖南的公路!”

卢作孚说:“还应该抢修。可是,川东崇山峻岭,要在极短的时间里修建一条公路去湘,非常困难。”

卢国纪插话说:“爸爸,可不可以改道呢?”

卢作孚盯他道:“对,改道。我们通过精心选择,决定从三斗坪修筑一条公路,通过湖北西部山区再进入湖南。里程短,修筑比较容易。”

卢国维道:“对头,这样还可以跟长江上游的航运衔接,行成一条水陆联运线。”

卢作孚笑了:“是这样的,三斗坪就是这条联运线的枢纽。”

张干霆笑道:“你三爷子想到一起了!”

卢国维、卢国纪都很得意。

卢作孚道:“三斗坪在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离宜昌只有46公里。我去年冬天去看过,那里前临深山峡谷,四周重山叠岭,人少荒凉。敌人难以察觉。人们的抗日热情高,几天时间,就动员了沿线所有能够做工的人,开始了快速修筑。”

卢国纪问:“爸爸,好久能够修好?”

卢作孚算计:“最快也得到明年夏天。”又说,“第二个严重困难是,广州失陷后,大后方通往海口的交通线也被切断。许多由国外供应的各种物资、制造枪炮弹的五金材料和至关重要的汽油、柴油,均无法运往大后方。惟一通路是经缅甸转运到云南。可云南到重庆还没有公路,因此,必须尽快修筑!”

张干霆道:“是啊,川东南这两条水陆联运线,是大后方极为重要运输线。”

卢作孚说:“也是支撑抗日战争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抓紧修筑。”

他们说着,走到江边的几个船坞旁。工程人员和工人们正忙碌着维修、建造轮船,机器声、喊叫声四起,一派热火景象。

卢作孚很高兴,向身边几个工人问候:“大家很辛苦啊,谢谢你们了!”

一个工人说:“不辛苦!”

另外一个工人说:“日本鬼子快打到家门口来了,辛苦点也是应该的!”

一个老工人道:“重庆山高水险,日本鬼子要打进来难。我们多搞整些轮船,把龟儿子撵回日本去!”

卢作孚点头道:“对,对!”看附近的二、三、四号船坞,对周茂柏、张干霆,“茂柏、干霆,我不期望工作效率超过可能程度,但这是战时,你们如何把握很重要。你们看,这二、三、四号新船,皆期于去年完成,可现在还在修建。”

张干霆无奈道:“确实该早些完成,可是,因为原材料供应困难,敌机又来轰炸,怕是还得要有四五个月才能建好。”

卢作孚摇头:“太长了。我看这样,无论工人求自何处、材料求自何处、费用多少,我们皆当立刻罗致,尽力满足。要用战时的加倍努力来完成战时所需,做到既可提前完成,复可加强修船能力。”

周茂柏面有难色:“卢总,有些事本是想找你的,又觉得你确实太忙太为难,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