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长河魂卢作孚蒙淑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而为之。

朱正汉泡了山城沱茶,三个人边喝茶边说公司的事情。

“啊,少生,现在公司的情况如何?”卢作孚问,他要考考童少生,看他进入角色没有。

童少生笑笑,如数家珍:“今年,公司继续建造新轮并改造旧轮,轮船的总数达到了46艘,马力41 252匹,总吨位20 149吨。长江各埠无日不有民生公司的轮船行驶。公司成立物产部后,先后投资了大中华船厂、水泥公司和华通公司。现在,公司的额定股本为150万元,实收160万元,有职工3 844人。”

卢作孚听着,点头笑:“我们要在长江下游有更大的发展,股本还得扩大才行。”

童少生说:“是的,宋子文等人也入了不少股金。”

卢作孚沉吟道:“少生,对于南京政府官办的招商局我们得保持高度警惕。”对朱正汉,“正汉,你给上海分公司的张澍霖经理打个招呼,那招商局的野心大,得慎重对待。”

朱正汉点首:“卢总,你那‘促成民营合作以对招商’的办法好,我们是得未雨绸缪,多加防范。”

童少生点头,又道:“啊,卢总,卢厅长,现今公司发展不错,你……”欲言又止。

“说呀,我啥子?”卢作孚问。

童少生笑道:“你也该穿得体面些。你看,那次你去上海最豪华的国际饭店访友,因为穿的是像你现在的这身灰麻布制服,那个电梯司机就不让你进去。”

童少生平时西装革履,在公司里显得有些另类,职工们颇有些看不惯,卢作孚却不在乎这些小节,呵呵笑:“我记得这事,他那是衣貌取人,衣貌取人。其实,我这身灰麻布制服也蛮好。”才想起童少生要跟他说事情,“哦,少生,你不是要跟我说啥子吗?”

童少生道:“卢总,遵你指示,经过招标,我们跟江南造船厂签订了建造‘民本’、‘民元’两艘轮船的合同,他们来电说,后天就要开始动工了。”

卢作孚高兴地:“好,我还真想去看看那动工的架势,只是,到重庆后马上又得去成都。唉,当了这个建设厅长,真还是事务缠身。四川的丝业尚不发达,我们搞了个振兴丝业计划,去厅里最后定板,再又回重庆召集全体丝商谈话,宣布建设厅这个振兴丝业的计划。我们要筹建一个大规模的丝业公司。还有蔗糖业、棉织业、柑桔业以及其他工商业等,都亟待振兴。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着丹青,一幅美丽的图画完全操在我们手上,只看我们如何去画了。”

童少生道:“好事情!”

朱正汉提醒:“卢总,你这次去成都,可别忘了给你儿子国纪买药,他在学校演新剧,衣服穿得少,受寒生病了。”

卢作孚道:“对头,成都华兴街悦来茶园巷的老阿魏局丸不错,我记着给娃儿买二两,让来渝的人先送来。哦,正汉,你一定要叮嘱国纪,病愈即入学校,不可逗留家里,万不可贻误学业。”

朱正汉点头。

三个人谈起收购、合并其他公司轮船的事情。

卢作孚扳指头细说了收购、合并入民生公司的诸多公司和轮船,又考问童少生:“少生,你看我还有说漏的没得?”

童少生想,答道:“好像还遗漏了有的军阀和一些较小的外籍公司。比如,军阀范绍增的‘蜀平’轮和他那挂意大利旗的‘永年’轮。还有英商皮托谦、意商扬子江两家公司和美商美孚洋行的运油专船。”

卢作孚面露满意之色:“对,对。还有英商太古公司那‘万流’轮,经我们收买、打捞、改造之后,成为川江最大的航行渝沪线的主力船啰。”

童少生笑:“除去卖出和拆毁的几艘轮船,民生公司在川江航行的船只已占半数以上,航线由原来的2条发展到9条,贯通川江直达东海。长江全线的主要港口都有民生公司的分支机构和趸船码头,是川江航业的巨子了。”

卢作孚很振奋,起身走出船长室,目视滔滔流水感叹:“通过这场统一川江航业的战斗,我是切实感到,大至一个民族要有民族魂,小至一个公司要有公司魂,一桩事业要有事业精神。要做到这些,必须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气魄。”

跟出船长室来的童少生、朱正汉听着。

“只要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则公司、事业、民族也就具有这种精神。不要怕所经营的事业失败。不管是一个公司或是一个医院,只要人成功,一个公司偶然失败了,会有若干公司成功;一个医院失败了,会有若干医院成功。”卢作孚边说边走,巡视船员住的舱室。

朱正汉道:“卢总提出的‘民生精神’很好,‘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这民生精神就是民生魂。”

卢作孚点首:“正汉理解得对。”看见船员室的舱壁、床单和茶杯上有体现“民生精神”的字样,很为高兴,“少生,我希望‘民生精神’不要只是写在墙上,印在床单和茶杯上,还应该印在脑子里,体现在行动中。”

童少生说:“我们是这样要求的,凡是民生公司轮船所到之处,民生精神就传播到那里。卢总说得对,‘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润的’、‘公司问题职工来解决,职工问题公司来解决’。”

卢作孚呵呵笑:“你记性很好。”

童少生道:“卢总倡导这精神得民心,所以记得住。”笑道,“卢总跟陈立夫的有段对话很精彩呢。”

卢作孚问:“哦,哪段对话?”

童少生说:“是两年前吧,你跟陈立夫在参加中国科学社第19届年会期间的对话,我是在民生公司办的《新世界》杂志上看到的。”

朱正汉锁眉道:“耶,童经理,你那时候还不是我们民生公司的人啊。”

童少生笑:“我一直关心你们公司。”

朱正汉道:“刺探情报?”

童少生道:“我是想知己知彼。”

卢作孚道:“对,商业竞争就如同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童少生佩服道:“卢总是大气魄人。”

朱正汉想听下文:“呃,你往下说,是哪段对话?”

童少生说:“我记得,陈立夫用比喻的方法解释新生活运动所提倡的‘礼义廉耻’,说是,有了两杯茶,多的一杯让给你吃,我吃少的一杯,此之谓礼;只有一杯茶,不够两人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