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长河魂卢作孚蒙淑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轿车的速度减慢,卢作孚从布满雨帘的车窗往外看,一队全副武装的军人列队跑过。不禁唉声发叹。今年3月15日,中原大战爆发,刘湘通电拥护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而四川又在酝酿战争。这可是个危险时刻。纵观看,军人讲服从,但实际呢,是上下常有冲突,最初便有冲突,最后冲突更为显著;横观看,各派军人表面上有虚伪的一致,但骨子里找不出两种不冲突的例子来,同乡、同学、至亲至戚,到了最后同样是靠不住。因为其基础是建筑在个人利益上的,绝没有两个以上的协同动作,只有冲突。而今的四川吧,就如像是一个大运动场,大家比赛最剧烈的科目是战争,最企图获得的奖品是地盘和捐税,此外则是研究如何享受。为此,“要”、“偷”、“抢”、“争夺”成为其普遍行为,结局便是失败。自民国元年到现今的民国十九年,袁世凯、段祺瑞、曹琨、吴佩孚、张作霖都失败了。唉,这样的政局,要办实业,要搞教育和科学难啊……

车外响起喧嚣声,汽车停在了上海码头。考察团人员下车后,开始验票登船。雨依旧下着,彤云密布。海轮的轰鸣、旅客的喊叫、雨声和大海的浪潮声融成一片。卢作孚一行随拥挤上船的旅客朝海轮走。从远处看,上船的旅客就如象是一线在船体上爬行的蚂蚁。

这是艘俄国人的“大连”轮,目的地是青岛。卢作孚一行买的是三等舱客票。上船进舱后,才发现是个大统舱。就跟其他旅客一样,在地板上铺了地铺。两边挨舱壁的位置早已经被占满,只好铺到中间。人多嘈杂,空气极差,安顿好地铺和行李后,卢作孚走出统舱,到轮船上去巡看。朱正汉跟了他去。统舱的上面是二等舱,有房间和铺位,布置跟三等舱明显有别。朱正汉说,坐二等舱就好了。卢作孚道,价格不一样啊。这次出来,他处处注意节省。朱正汉说,卢总,你的身份就该坐这种舱位。卢作孚笑道,啥子身份啊,都是考察团的成员。边说边往更上面一层走,他想去看看头等舱,却被严肃的俄国船员拦住,比划说,他们三等舱的旅客是不能去头等舱的。

“正汉,这阶级之彰明昭著和森严,恐怕首先要在车船上去找了。你看,只是几块钱十几块钱的差异,便将其显然划分出来。这是我们经营航业的人应该留意的呢。”卢作孚道。

“卢总的意思我明白,船上的服务格外重要。”朱正汉说。

卢作孚点头,只好离开。他本是想借此机会学习一下海轮的舱位布置和服务的。他俩去到了船栏边。轮船已经驶入浩瀚的大海。雨停了,天还没有亮开,乱云飞飘,风声呼呼,海涛击船。卢作孚眺目远望,思考着选择哪些地处去考察最有实际意义。

两人回到统舱时,人高马大的俄国职员和茶房正在搬动他们的行李。说中间是外国人坐的地方,外国人多,中国人必须让到两边去。可是两边已经坐满、躺满了旅客。俄国茶房不容分说,便将他们的行李搬到货舱口去。朱正汉气得喷吐粗气,拳头攥得咕咕响。

夜间行船无聊,卢作孚取出山东和东三省的有关记载来,就着昏暗的灯光阅读,觉得除青岛、大连、奉天之外,东北的安东、满洲里等处是值得去考察的。又摇头,旅费、时间都不足。就想,抚顺的煤、本溪的铁、哈尔滨的中东铁路是得要去看看的,回程中,可顺便去北平、天津看看,再返回上海……在轮船的轰鸣声里朦胧入睡。

次日正午,卢作孚依船栏远眺,看见了海岸,还依稀看见错落有致的红顶房屋,心里一阵高兴,到青岛了。果然,轮船停下来,就想,不一会儿就会有来接旅客登岸的木船开过来。却左等右等没有木船开来。正纳闷时,统舱内的旅客全都到甲板上来了。朱正汉、程心泉等他们考察团的人也都出来了。那船上的茶房俨然是指挥官,指挥所有三等舱的旅客排成队列,又一遍遍清点人数。卢作孚也排在队列里,程心泉对他说,要检查。等待了半个多小时,俄国船医来了。卢作孚心想,要查体么?可这么多人这么列队站着,啷个查体呢?那俄国船医巡看旅客,活像阅兵似地走了一圈,各自走了。茶房就宣布,检查完毕,吆喝大家回统舱去。卢作孚摇头,这走的是啥子过场啊!

轮船又继续开动,一直朝海岸码头开去。

这时候的青岛已经从日本人手里接收回来,算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卢作孚还是心怀愤怒,我泱泱大国之美丽青岛却先后被德国人、日本人霸占,皆因为国家混乱、国力孱弱!他领考察团人员去看了德国人早先修的炮台,一台台大炮立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中国的大海,深感这是国家的耻辱。

住到旅馆里时,他挥笔写下日记,以抒胸中感慨:“德国人经营的炮台,其用意,固在以此为远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