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云阳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狂风满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二十章 狂风满城



一阵振聋发聩的喊杀声惊飞了山崖上早已安息的归鸟。

王惊澜志在必得,程锦尚严阵以待。

可是,天影关几乎等同于死路,路窄,渊深。当年连城宗带着几十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前来云阳赴任宣威将军的周伊通极其数百卫队杀了个片甲不留,王惊澜人多,但天影关同时能通行的人却极少,山崖之上,云阳军还拥有取之不尽的武器,那便是山石,辅之以滚木、石漆,几乎可以很轻松的阻断王惊澜的冲杀,眼见前路不通,王惊澜开始派人攻打山崖防事,程锦尚早有准备,见来者如潮,一声令下,万枚火箭齐发,再辅以裹着石漆的滚草,任人再凶猛也只得惊恐而退,王惊澜并不打算轻易放手,在砍杀了几名后退的什长之后,众人便又不得不向前冲去,只是去一波便又倒下一波,到后来,王惊澜再也拦不住后退的人潮,他无奈,只得暂且停止进攻。

按理来说,梁平川也是准备强攻的,可是他却没有打算这样攻,在近一个月的围困时间里,他早就准备好了各种攻城器械,没错,梁平川是将这天影关当作一座城而不仅仅是一个军防边塞,而且按照梁平川的计划,他并没有打算一劳永逸,而是计划车轮进攻,反正云阳将士的粮草并不会支撑太久,他走之后,原本知悉战术的士兵们曾极力反对王惊澜一味强攻,可惜,王惊澜想彻底拨出梁平川在军中的影响,便彻底的废弃了他所有的战术,所以人,太想标新立异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当然,云阳将士也并不是全无影响,王惊澜一阵冲杀也让他们折损了不少士兵,大战持续近三个时辰,关上诸将都显得十分疲累,主要是这几日的食粮实在有些跟不上,食粮不足,战力自然大打折扣,不过程锦尚并不担忧,梁云碧撤出云州,云州至云阳的粮道已经恢复了,从梁云碧撤出云州起算,再过半日,便有新的军资补给来了,更重要的是,抵住了王惊澜的第一次强攻,接下来的事便好办多了。

而且,他刚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前些日子,黔州有落部起兵反叛杨明珍,此时的杨明珍不会有机会往云阳背后捅刀的,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对付王惊澜了。

回到营帐的王惊澜甚是恼怒,明明云阳断粮许久,自己却怎么也过不了天影关这道坎儿,他不服,当年北弃一战,要不是他对地形不熟也不必吃个大亏,可如今不一样,这渝州可是大渊国土,自己对眼前的一切了如指掌,怎么就没办法得手呢?

是了,他突然想起梁云碧曾经绕道云州,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注意打定,再休整两日之后,他便集合刚从云州返回不久的几万士兵,再一次命令众人取道云州,攻打云阳后方,众人哗然,但眼下这位将军是秦相红人,众人不得不服,便又匆匆忙忙的再次赶往云州。

王惊澜为了掩护云州路的大军,便决定再一次攻打天影关,他要将云阳的主力锁定在一处,好声东击西,以吞下眼前这块硬骨头。

可是他却突然发现,这一次进攻竟然比上次顺畅多了,虽然依旧艰难,但在他的连番进攻之下,竟然推进了不少,他料定云阳守军疲乏,决议一锤定音,众人见颇有战果,心气大振,天影关顿时如装满了沸水的热锅,沙尘四起,血浆飞溅,喊杀声不绝于耳,不到一个时辰,大部军队已经突破了天影关口,云阳就在眼前,大功即将告成。

再过半里地便可走出关隘进入平地了,可就在这时,冲在最前面的人却发现出路没了,眼前只有巨大的山石和水雾腾腾的山涧,

入口不断进人,前面却难进半步,一时间,王惊澜的人就像一条移动的腰束系在天影关的腰间,瞩目,但与一袭青衫不配,让看客总想将之拿下。

王惊澜在军阵后方不断催促着士兵推进,但是效果甚微,相互推搡间,竟有不少士兵失足滚落山涧,王惊澜不由得开始有些慌乱,正好前方传报,前路被堵死无法继续行进,王惊澜顿感不妙。不过这王惊澜也算是打过不少胜仗的,眼下情况不宜自乱阵脚,如果立马撤退,相互拥挤只会自戕其害,所以他先示意鸣金,停止进攻,然后传令整队,变尾为首,想要依次退出。

既然将敌人请进了门,又怎可轻易放归,程锦尚一声令下,乱箭、山石、滚木......凡是能用上的一切武器全都用上了,顿时犹如天将刀斧,王惊澜的人几无躲避之力,只能任由打砸,众人或被砸成肉泥,或被自己人挤下山涧,或自己跳下悬崖。王惊澜并未冲在最前,所以侥幸退了出来,他立刻遣手下去调回刚开赴云州不久的部队,让其回援。

两个时辰的时间,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不对,应该是比原点更糟糕,不仅寸步未进,反倒损了大半兵力,可是他再也没有退路了,北弃一战,损失十万大军,如今又是十万大军在自己手上,如果此战败了,不说乌纱帽,就连自己的项上人头都是肯定保不住了,所以他不得不让自己冷静下来。

集合残部,加上从云州撤回来的四万士兵,自己手中还有近七万人,他还没有输。一开始,他所有的战略都是围绕“云阳粮草断绝”这个消息来制定的,所以他希望一战功成,不过现在看来这云阳貌似并不像传言那样不堪一击,他需要重新衡量眼下的形势。

两战下来,云阳士气大振,最关键的是云阳军的折损与王惊澜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本程锦尚计划将王立阳和王金易从云州调回来,但现在看来,这王惊澜几乎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就让这两位王将军好好的守着云州的粮仓,如今云阳有六万将士可以调遣,要对付王惊澜绰绰有余。

王惊澜想歇口气,但是程锦尚却不允许。

与陶臣末和丁康阳等人商议之后,程锦尚决定给改变战术,主动出击,决意将这王惊澜彻底消灭在渝州。

刚过去一日,大渊军还未完全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王惊澜也正在苦思反败为胜之策,现在的他很后悔,后悔当初不应该一味排斥梁平川定下的大计,不过现在也还不算晚,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采用梁平川的计划,先围而不攻,并不定时用攻城械具攻打天影关防事,久而久之,便可让程锦尚等人麻痹,时机成熟,再来一轮猛攻,定能取下云阳城。

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王惊澜与麾下众人正在军帐中商讨接下来的计划,突闻帐外传来阵阵喊杀之声,他正欲出门查看究竟,一小兵跌跌撞撞的冲进帐中,报道:“叛军出关,正向主营攻来。”

帐中众人顿时乱了手脚,王惊澜强压惊慌,命令左右准备迎战。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云阳军势如破竹,众多渊军还在睡梦之中便身首异处,哪里还有还手之力,不到一个时辰,六万余渊军都作鸟兽散,程锦尚发下军令,斩杀王惊澜者赏银两千。

将死之人,其力惊天,王惊澜在百余人的围攻之下竟然大杀四方冲出重围,他边退边召集溃败的散兵,一路向北狂奔。

程锦尚决意将这个麻烦彻底解决,急令陶臣末、魏文忠与他兵分三路,一路向北追杀,誓要将剩余的残兵全部剿灭,以让秦庸再不敢轻易来攻。而成言吾和丁康阳留守云阳,整顿后方。

程锦尚追得快,王惊澜等人逃得更快,加上夜色深沉,很快便将程锦尚等人甩在了身后。

但是程锦尚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其斩于马下,所以并未打算停下追杀的脚步,而是一路向渝州奔走,魏文忠向西北追去,陶臣末则领五千人追杀逃亡尹州的一股残兵。

云阳定,一切又似乎回到了以前。

成言吾与丁康阳迅速清理了战场,回防云阳,云阳百姓终于松了一口大气。

图兰骨柔则心事重重,很显然,此战之后,程锦尚的势力将会更一步壮大,以后的大渊南境,几乎再无他的敌手,更重要的事,这些日子观察下来,这程锦尚身边猛将如云,且多是智勇双全之人,他的壮大在将来无疑会给自己的王兄造成十分巨大的威胁。

任蒹葭也放下心来,开始帮苏木在军中医治受伤的将士。

然而这一天,云水上的水波似乎比往常更大,但是岸边游玩的百姓和江上忙碌的渔夫似乎并不会注意这一点,人们都相信,云阳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

忙碌了半天,军中的的伤员也诊治得差不多了,苏木稍作休息之后便又向往常一样出城去山中采药。

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原来生长草药的地方似乎都显得有些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临近黄昏,也所获不多,想想天快黑了,深山老林的实在危险,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回城了。

下了一个山头,便来到一处峭壁之上,这里是云阳城西的封荫山,此地视线极佳,能临眺云水,此时夕阳正烈,映着江水,天上地下,火红交映。苏木的心情不由得顺畅了许多,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她就想啊,要是能和相爱之人并肩而坐,悠闲的看着这一山一水,那该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可惜身在乱世,和谁呢,陶将军?可是他是有抱负的人,这些天甚至都没见过他,他带兵在外还好吗,唉,自己一介女流,什么也帮不上,还是不要妄想了吧。

正兀自感伤中,突然看见江上出现了一艘大船,不对是两艘,也不对,怎么突然之间出现了这么多大船,难道是王将军他们从云州回来了,可是自己记得王将军他们去云州走的是陆路,未曾坐过船啊,不对,船上士兵的甲胄不像是云阳军,不行,自己要赶快回城向守城的将士们报告情况。

苏木卯足劲赶紧向山下奔去,奈何自己为了采药是寻着险路上来的,这要下去也不容易,眼见来人临近云阳城外的宽广水域,那一推大船也开始一字铺开,并加速驶向云阳城,苏木心里愈加不安,可自己实在离云阳城太远了,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过她并未放弃,还是加快脚步返回云阳。

眼看就要下山了,可是那些大船已经停了了下来,并放下了无数小船,小船上坐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开始一步步向云阳城逼近,不一会儿,云阳城下响起了喊杀声,苏木心底一凉,完了。

听闻有人攻城,将军府中的成言吾和丁康阳大感不解,这王惊澜已经败逃,是谁在此时攻打云阳?

士兵来报,“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